第198章

在一个防盗防弹的玻璃展柜里,静静地躺着一面牙黄色的令牌,做工说不上精巧,但是上头的镌刻倒是用金子浇筑而成,哪怕三五百年了也还烨烨生辉呢。

上面的介绍写着:该腰牌为象牙材质,长14。7厘米、宽6。3厘米、厚1。1厘米,正面篆刻“锦衣卫锦衣右所副千户”,背面篆刻“朝参官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出京不用”,侧面篆刻“武字贰仟陆佰叁拾贰号”。据了解,该腰牌为明朝官员出入宫廷随身携带之凭证,且只可于宫中悬带,无此牌将依法论罪,出京则不可使用,文武二牌均有编号。

“这是真的锦衣卫腰牌啊?跟电视里演的不一样。”许诺陪着老妈看过几个锦衣卫的电视剧,也去电影院看过关于锦衣卫的电影。

其中演绎的不管是好是坏,他们的腰牌好像一出示就都长得差不多。

而且没有什么太大的镜头,会对着一个令牌拍摄好么。

“当然不一样了,令牌这个东西在古代是很严格的,管的比咱们的工作证都严格,工作证丢了咱们可以补办,令牌丢了会连带着官职都丢掉,要是重要的令牌,那恭喜你,等着掉脑袋吧!”邵馆长又指着旁边的一个小东西:“那边的是清朝时期,最著名的沉香八旗令牌。”

清代的沉香八旗令牌一整套,是由上乘老沉香所制,刻双龙纹,两面雕工,造办处工艺,八旗令牌一套。

八旗分左右两翼,各设左翼前锋和右翼前锋。

右翼是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左翼是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八旗左右两翼,各设前锋统领一人,护军统领一人,分别率领护军参领、护军校以及护军营兵。

每旗各设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统辖本旗的军民,掌管兵马、钱粮以及户籍、田地等事项,原配老布盒装藏,整套难得的完整。

就是小了点儿,一个个只有巴掌大,可是许诺跟张扬看的很认真,因为这些文物上面,多少有点不同。

刚才看的锦衣卫的千户令牌,就有淡淡的紫气缭绕,估计别人是看不到的,可是他们俩看到了。

而眼前的这一整套的沉香八旗令牌,有的是一丝丝白色的气在周围缭绕不去,隐隐有龙形。

第203章 博物馆之夜(三)

“再看看这个,这个可不多见,这是清乾隆时期的胭脂红地轧道洋彩缠枝花卉纹盘。”邵馆长又介绍了一下另外的一个瓷器。

那是一个十分艳丽且精美的小盘子。

许诺跟张扬看的很喜欢:“好漂亮啊!”

“这里的展品都是我们借来的,展览过后要给人送回去的,等我们有了自己的展品就好了。”邵馆长也看着其他的展位上,放置的那些文物:“都是好东西啊,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

可不是么,这里不仅有小件的东西,还有大件的。

“来来来,看看这个!”邵馆长带他们去了一个角落。

那里有一个非常大的物件儿,双胞胎抬头看了半天:“好大!”

“这是晚清时期才有的东西,五进千工鎏金精雕拔步床。”邵馆长介绍:“这是我们馆里的第一个藏品,是我个人贡献出来的宝贝。”

“这个东西,可价值不菲啊!”秦勇主任也咋舌了:“你可真舍得,保存的这么好的东西,少见了。”

“这是我祖上的东西,估计已经传了快十代人了,你看这床,上设顶盖,下设底座,四周设围屏,后围屏是可以打开的。再看挂面儿,由红木、楠木、花梨木等多种木材制成。楣板上以黄杨木和象牙镶嵌戏曲人物,窗成芭蕉扇形。颜色鲜亮,色彩为红底,富丽堂皇,整体充满了线与面、深与淡的对比美。木材质地细腻,木纹优美,气味芬芳,还能防腐、防虫,全床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可拆可装,几百多年过去,至今仍稳固如初,无鼠啮虫蛀。仔细欣赏这张床,无论是其做工还是装饰,使人觉得其古朴中有典雅,浑厚中见灵气,真实具体地记录了那时富人的生活、习俗以及审美情趣。”邵馆长很是自豪地道:“当年为了避免它被人发现,我曾祖父就将它拆了之后,用绸缎包裹的严严实实,然后又用牛皮纸裹了第二层,外面用粗纸裹了第三层,后用油布防水裹了第四层,最后用乌篷布裹了第五层,放在我家老宅子的地下室里头,地下室用石头搭建的,撒了不少的生石灰,保存的非常不容易,解放了都没拿出来,后来我祖父在八十年代去世的时候,才告诉了我父亲,我父亲也没动它,一直到我都大学毕业了,我父亲才说我们家还有个地下室,里头的东西是传家宝,那个时候我们老家那里都要搞拆迁了,老人家这才不得不说。”

“了不起!”所有人几乎都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东西保存不容易,但是质地好啊,正宗百年老木打造,拿出来的时候,又保养了一下,现在的状态特别好。”邵馆长乐了:“我家也就这么一个家传的物件了。”

“那怎么捐赠出来了?你传给你孩子多好?”张扬在一边嘀咕:“要是我,我就传给我的孩子,这可是老祖宗睡过的宝贝床。”

“这么大的家伙事儿,你打算放在哪儿当睡床啊?”邵馆长更乐了:“我家反正现在住的三室一厅两卫的上百平米精装房,举架也就两米半,扣除装修时候的吊棚造型,高度也就两米多点儿,这床算上床头罩,可高两米半还多,我家竖的起来吗?”

“老宅子呢?”许诺好奇地问:“拆迁了啊?”

“是啊,拆迁了,我家老宅子的地基没动,但是当年也重新修过,还扒了重建过,反正没少折腾,这个宝贝在地窖里就像是冬眠了一样,幸好没有被遗忘。”邵馆长道:“我家的新房子和存款,多数都是拆迁得来的,没办法,老宅子占地面积大,补偿的就多。”

众人一阵羡慕啊!

旁边还真有不少好东西,明清时期是离现代最近的朝代了,故而这明清展区里的东西是最多的,甚至还有几幅明代的字画。

一副《南都繁会景物图》,跟《清明上河图》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