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公!”典韦谢过之后,见两位先生都看着自己。顿时觉得有点不太对劲,自己刚才是不是犯了忌讳,相当于问主公要秘法。
想到这一层典韦觉得有些不自在,耳朵尖都红了:啊……我真是太没有分寸了,幸亏主公仁慈慷慨,对我这般的好。他暗下决心,一定好好保守这个秘密,饲养好鸽子,回报主公。
徐庶和法衍仿佛看透了他的想法一样,倒是荀澜没察觉。
他没怎么在意这饲养鸽子传递军事信息的法子有多重大,更没想秘法不该随意透露。反正以后的年代,信鸽会大规模地应用起来,这法子早就该让自己人知道,也提前下信鸽应用的历史进程。
而且受制于鸽子的身体素质,得一代一代地人工选择下来,才能养成像系统兑换的白鸽那样的优秀信鸽。
“不过,这驯养的过程相当漫长,你可不要半途而废啊。”
驯养信鸽其实特别麻烦,而且放飞信鸽后时常有鸽子找不到回家的路,相当于是养废了。所以对这几十只鸽子能不能驯成,荀澜也呈会怀疑态度。
现在有典韦自告奋勇,刚好再养一些,看最后能剩下多少。同时,他打算明天写信给许褚,让他也在阳乾关试着养一养。
因为养鸽人得从幼鸽开始,就亲自教会信鸽饮水和采食,还要使信鸽对训练的信号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信鸽养成对主人亲近,不管飞出去多远,都眷恋主人和温暖安全的巢穴。
所以寒玦教会典韦后,典韦得用自己的“亲和力”养鸽子,这是后话了。
从阳翟到许褚驻守的豫州北部,直线距离不过才七十公里,对于信鸽来说,犹如饭后散步。在荀澜喂了点小米后,信鸽就扑腾着翅膀飞走了。
不到半个时辰,许褚就收到了主公的信儿。其实许褚早有准备,今天大战后,除了命人将受伤的马儿尽量治好和喂饱,其余的人都赶去睡觉歇息了,通知晚上可能会继续追击。
他兴奋地将信件放下,披甲上马,兴致昂扬地点兵去了。
黑夜,西凉兵驻扎在距离阳乾关二十里开外的地方。西凉骑兵在开阔的地方有天然的优势,而且他们也被埋伏怕了,所以直接驻扎在了村落不远处的地里。
晚上,直接打劫了附近村落的西凉兵杀猪宰牛,浑然不觉自己吃完这些后,这个村落无法生存下去。
“不如在京师畅快!”一个西凉羌兵抱怨说:“这里还不能随意杀人放火,抢个女人今晚上压压惊也不行!”
他们的头儿已经被抓了,所以统领这两千五百人的是另一支队伍的校尉,所以不少人对他的命令有本能的抵制。
华雄将军都被抓了,他们这灰溜溜回去肯定被罚,还不如多抢掠一番,提前尽了兴儿。这样回去受罚,也不会觉得太痛苦。
没有人想去把华雄救回来,没看到对方的将军一个回合就把几方打得头破血流。他们被许褚吓到,谁都不想去冒险。
一群人正在咒骂,忽然有人闻到:“这什么味道,为什么风里有股子臭味?”
正当这时,一支支火箭飞了过来,在他们身旁燃烧开来。
“什么东西?”
众人惊惧地叫了起来,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武器。他们想要远离火箭,谁知这时候又扔过来几只木箱子,箱子落地后盖子机关打开,遇火竟然爆炸了开来!
□□炸开后的气浪足以将附近的人都掀飞!随着“轰隆轰隆”的声响,□□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弥漫开来。
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起来,搞不清自己身边有多少敌人,而黑夜中的火光却将他们的位置暴露无遗。
“放箭!”许褚喝道。
五百弓箭手就位,对着人群放箭。
这些兵卒完全没料到他们会追击而来,慌里慌张地逃散开。
这时候州郡彼此间完全没撕破脸,不同军阀之间的火拼仅限于董卓和丁原之间,而且那也仅交战了一次,经过了彼此间的喊话和铺垫。从来没有人像这典韦一样,一上来就打啊!黑夜中看不到对方有多少人,只有数不清的箭支,兵卒们抱头鼠窜。
“快上马!”统领他们的校尉大声吆喝。上了马匹,烟雾就没那么浓了。然而爆炸声惊吓到了马匹,他们在百姓的地里,甚至都没有地方拴马。所以火药一炸开,马匹就四散而逃了,甚至踩踏到了不少人。而在远处,早有一千兵卒四散在各个方向,专门带了绳套,要捉马。
箭支放完之后,许褚手持重锤,率领着三千兵卒:“杀呀!”率先冲了进去。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火药和火箭的应用,在若干年后的史记中,史学家称其为阳乾关大捷。据记载,在这次战役中,虎痴将军许褚带着开国皇帝荀澜所赐的火药和火箭,共俘虏董贼好马五百,兵卒五百,击杀兵卒一千人,而己方仅有不到八十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