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荀澜默默地将“礼物请留下,我改日再来”给咽了下去。

他站在门口,迎面而来了一黄衫少年,长得面若好女,明艳动人。荀澜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这不是那日调戏他和寒玦的断袖么?

当日少年对着寒玦说的那句“郎君有美色,我大爱之”,他记得清清楚楚!

郭嘉施施然行了一礼:“不才郭嘉,表字奉孝,见过使君。”表情从容,仿佛完全不记得那日醉酒后的失态,更不记得自己诓骗了荀州牧和寒从事去郭家面条。

第74章

郭嘉虽然年近弱冠, 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小多了。这艳若桃李的长相也完全颠覆了“鬼才郭嘉”在荀澜心中的形象。

荀澜暗道:难怪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对郭嘉的相貌的记载基本上都没有,仅仅有体弱的描述,看上去是挺弱柳扶风的……

“愚荀澜, 表字安之, 侥幸领豫州牧一职, 今日得见奉孝,真是三生有幸啊。”不过荀澜城府渐长,立即收起了脸上的震惊之色, 三步并做两步上前, 热情洋溢地握住了郭嘉的手,仿佛没见过那日醉酒的郭嘉一样。

而系统提示音的响起也证明了眼前的郭嘉如假包换。

【结识谋士郭嘉,系统积分+5】

郭嘉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荀澜,见他一双黑眸亮如星子, 举手投足之间灵动飘逸, 与那些迂腐官员大为不同, 但这言语却带着中年人的一丝腻味, 十分违和。他也不抽手,直接顺势拉着荀澜入内:“使君客气了,快快里面请。”

与郭嘉携着手, 荀澜欣然道:“奉孝这小院布置地极雅致, 想必是花费了心思的。”

郭嘉谦虚说:“比起使君的水云居,嘉不过班门弄斧尔。”

两人客套了几句, 气氛在郭嘉的配合下竟然很热烈, 大出荀澜的意料。

甫一进屋, 郭嘉屋内的陈设却一言难尽。一进门, 整整齐齐地摆放了一大排的酒坛子, 竟然有三层,粗略一看,有上百之巨。在房屋的另一侧,则密密麻麻地摆放了一大摞的书简。

虽然有会客的案几和蒲团,但在案几旁边,就以木箱为盆,栽培着洋姜。这些箱子就见缝插针地摆放在屋内,让人坐过去都要走Z字型。

洋姜其实适合三四月春天的时候种下,在十月份霜冻后收获。茎叶完全枯萎后,此时就生长成熟了,可以进行采收。

不过荀澜给郭嘉的茎种的时候已经是夏天了,为了避免温度不适,荀澜是建议在木屋内栽培的——也就是温室大棚的简单版。

没想到郭嘉这么特行独立,直接把洋姜放在了会客的厅内。这时候已经十二月,屋内虽然放着火盆,但洋姜的叶、茎已经逐渐被冻死。

蒲团的旁边就摆着收获的洋姜。荀澜就以此为话题,和郭嘉讨论起来了种田之道,两人皆诧异于对方对种田所懂甚多。

按理说,两人一个自称是仙山道长,一个是衣食无忧,一篇文章、一副好字就能换来衣食无忧的才子,皆不亲手务农。

彼此都没想到,对方的种田技能都是点满了的。

郭嘉对洋姜颇为推崇:“种起来果然不费心思,等到了开春,就可以直接重在山野之间,不用开荒,可以省许多的力气。”

“是啊,这物生存能力极强,在我的家乡有一种夸张的说法。”

“愿闻其详。”

荀澜笑道:“洋姜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可以说是生存力极强了,而且很难清理干净。不过这问题要到很多年后再考虑了,毕竟现在它还是个稀罕物,根本不可能滥种。

“这么顽强的东西,若是他日推广开来,家家户户若是在院子里种上一点,就足够一家佐味所需了。”郭嘉道:“八月我种下的土豆亦收获了,种一收五,此物亦是高产啊。”

“土豆亩产是麦的四倍,且生长期短,一年两种。”荀澜笑道:“我有推广种植土豆的打算,作为主粮的补充,可惜现在手里的种子不够。”

土豆种其实就是它自身的茎块,等上面发芽了,就可以带着芽切成几块,分别种下去。这样一直一直种下去,才能膨胀出许多土豆。

荀澜在浮烟山的土豆又收获了一遭,但若是在颍川推广,还远远不够。好在在初始领地的种植有积分可以拿,他用积分催熟粉又催了一大波土豆,来年继续围绕着浮烟山周遭不断扩大产地,形成良性循环。

“土豆炖煮极为饱腹,撒上盐烤也别有一番滋味,如此高产的作物若是推广开来,是百姓之福啊。”

“不过土豆得和谷物或者豆类轮种,否则容易生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