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任命程昱为治中从事, 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
毕竟程昱也是一枚不可多得的人才,乃智勇双全之辈。而郭嘉、戏志才等谋臣虽然才气横溢, 常有奇策,但缺了一份多年阅历的稳重。有程昱这样的人才在,整个队伍才不会过于冒进。
程昱当然是有信心的,从容笑道:“谢太守厚爱, 昱自当全力以赴。”
于是荀澜便让寒玦先带程昱去东厅处理政务的地方, 和几位先生见面, 熟悉一下办事的流程,俨然要程昱立即走马上任了。宿舍楼第二排的“联排别墅”也已经盖好了, 正好可以让程昱入住。
接下来就轮到自己介绍了。看了一眼走远的程昱, 鲁肃暗暗给自己打气:是展现自己才华的时候了, 面前的这位州牧, 可是世上少有的伯乐!
他介绍完自己, 就见荀澜态度温和地说:“这几年瘟疫、蝗灾和黄巾匪患连绵不断, 各地豪族多趁机兼并土地,将流民变成自己的奴隶壮大家族的势力。然而你却卖祖产,周济穷困,可以和我说说这样做的想法吗?”
鲁肃道:“民生艰难,肃不愿做趁火打劫之事,遇到能伸出援手的事情,便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他长叹了口气:
“然而肃一人之力甚是微弱,周遭百里, 卖儿鬻女者不计其数。”所以他才想要做官, 为百姓谋取一条生路。
听罢, 荀澜点点头:“听说你也曾得举孝廉?”
“回禀州牧, 确有此事。不过我观临淮郡法度废弛,长官皆是置身事外者,浑浑噩噩,尸位素餐。徐州牧陶谦暗弱无能,不足与成大事。”鲁肃拱手行了一礼:“我在报纸上看到颍川招募勇士,便带了乡里两百强壮少年和两百车粮食前来,愿为州牧效力。”
荀澜流露出来了一丝惊讶,两百车粮食可是大手笔。看来,经过一番交谈,鲁肃这是认可自己了。
想想在历史上,周瑜第一次去拜访鲁肃,请他资助粮食。鲁肃就把家里二分之一的粮食都赠给了他,足足有三千斛米,不可谓不大方。他沉吟片刻道:
“你能在乡里服众,得举孝廉,号召力和统率力可见一斑;武艺高强,已经得到寒从事的承认;又心地善良,为贫民雪中送炭,得到你这样的人才,是豫州的幸事。”
得到州牧的认可,鲁肃高兴道:“得到州牧的夸赞,肃愧不敢当。与您在豫州大力推行的种种善举相比,肃差得太远了。”
荀澜想了想:“如今有一个职位空缺,乃是鲁国下的汴县县长。当然,若你愿意留在州牧府,颍川郡还可以多一位主簿,我尊重你的意见。”
主簿也就是颍川太守的助手,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乃是一郡要职。县长则是统领一县,对县的百姓负责。从级别上讲,当然是主簿发展前景更好,而且还能经常接触到州牧。
鲁肃想了想,站起身来深深地行了一礼:“感谢州牧宽明,肃不才,愿领县长之职。”
荀澜笑道:“哦,拒绝了主簿?你具体怎么想的,说说看。”
“肃年纪轻,见识浅,既没有做官吏的经验,也没有在官府统领过军队。若是领主簿一职,怕是多有不周之处,反而辱没了您的名声。”鲁肃陈述利弊:
“对肃而言,能得到县令的任命,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肃一定恪尽职守,清白奉公,不负您的期望。”
“不愧是我看中的人。”荀澜笑了一下,这答案不出他的意料:“好好在鲁国锻炼,你还年轻,需要在基层多磨砺一些。至于在汴县怎么做,我相信你的能力,不需要我多叮嘱。”
鲁肃感动于这份信任,动容地说:“肃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能够得到这样的认可,他愿意为州牧赴汤蹈火。
荀澜意味深长地道:“当然我希望你的眼光,不仅仅在一县,要放到鲁国,甚至更大的地方。这世上有诸多不公之事,但只要你有理有据,州牧府的处理不会让你失望。”
“是,肃明白。”鲁肃斟酌道:“肃到了鲁国一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检举贪污纳垢之事。”
荀澜满意道:“鲁国官员收受贿赂、官商勾结,以及大规模兼并土地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事情,你可以分别上报给法衍和徐庶。若是他们处理地让你不满意,你直接写信给我。”
“您放心,肃记下了。”
荀澜鼓励地看着他:“你的短板在于年轻和缺乏基层的经验,鲁国卞县是你仕途的开始,好好沉下心来做,争取尽早回到州牧府。”
荀澜交谈一番下来,觉得目前的鲁肃,虽然能力已显,但距离思深虑远,还有一丝的差距。其对天下大势的看法,相比郭嘉、戏志才等人,仍显不足。
但鲁肃宽厚的性子,和自己的政治理念如出一辙,自身能力也强,所以荀澜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鲁肃现在的履历还不足以当辅佐之臣,得锻炼一番才是。毕竟历史上,鲁肃也是经过十一年的磋磨之后,才在公元200年去给孙权效力的。
待晚上鲁肃回到住处,七八个亲密的兄弟都激动地围了上来:“怎么样?见到了传说中的荀州牧了吗?”
“他是不是长得和天神一样?”
“听说州牧府里面奇花异草繁多,还有树木一夜之间开花结果的,有没有看到啊?”
“有没有见到传说中的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