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身后的郭嘉面若好女,眉目如画。身高八尺的甘宁吊儿郎当地扶着腰间长刀,英俊的脸上挂着匪气的笑容,一双眼睛却警觉地看着左右。个子已经蹿得比甘宁还高的典韦人虽其貌不扬,但提着一副看起来足足有三十斤的重锤,一看便是膂力过人之辈。

袁绍见荀澜年轻,带的人更没有一个老成的,更没有门生故吏等人脉,心下不由起了轻视之意。

在荀澜见礼后,他就带着指责的语气道:“荀州牧姗姗来迟,我们可都是等着你了啊。”荀澜泰然自若道:“劳盟主挂念,澜受宠若惊啊!”

他身后的寒玦则上前一步道:“多日不见盟主,盟主风采依旧,不知弘农王可安好?”

袁绍一滞,他一直对外宣扬是自己营救了废帝刘辩,现在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寒玦隐秘提醒,立即熄了为难荀澜的念头。

“弘农王身体安康,你等远程而来,一路多有辛苦,快快请坐。”

接着就有人搬来一胡凳,让荀澜坐下。

寒玦他们自然是没有座位的,在注重出身的袁绍眼里,白身的他们只配侍立在荀澜身后。

然而荀澜却把胡凳让给郭嘉坐了。在众人不解的眼神中,典韦从背后拿下来两把镀金的折叠椅,“咔咔”展开,让荀澜和寒玦坐了,自己和甘宁则带着兵器侍立在他们身后。

荀澜从系统兑换的折叠椅很高,坐在那简直是鹤立鸡群。他朝着袁绍微微一笑,坦然坐着了。

呵,看过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是说了自己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袁绍才让他落座。

袁绍命人搬来的胡凳,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荀澜不需要袁绍承认,他可以自带交椅,并且不吝在诸侯面前展示自己的实力。

众人则惊讶不已,明明刚才在典韦的背上,还是几根钢管,竟然变成了带着椅背的座椅,这是什么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

看到荀澜一直出风头,比他还要吸引诸侯的眼光,袁绍有些不乐意了:竟然比我坐的椅子还高还华丽?

凉凉地跟左右讽刺了一句:“没想到荀州牧一介白身却如此讲究,连出行都自备金椅。”

曹操知道他的德行,没有说话。

“那个拎着锤子的侍卫,”关羽一直远远地观察着,见状低声在刘备耳边说:“不是普通人,拎着那么重的兵器,他竟然像是拿着玩具一般,绝对是各中好手。”

“哥哥,俺想和他打打,松松筋骨。”张飞毫不掩饰地说。

“先别说话,盟主有话要说。”刘备示意两人安静,先不要窃窃私语。

他因为是汉室宗亲,也得到了一把椅子,但是位置排序十分靠后,就如同他在袁绍帐下的地位一样,不得重用。

刘备眼神微敛,专心听袁绍讲话。

袁绍说的还是前几天的老一套:“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

荀澜微微睁大了眼睛:可巧了,竟然和书上惊人的一致。

等袁绍又发表了一通“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众人跟着袁绍齐呼:“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声势震动天地。

荀澜见例行的宣誓结束后,诸侯脸上不见愤然之色,一个个都是变脸高手。

各位诸侯同他见礼,开始互通姓名。其中一老者态度最为和善,荀澜心下已经有了猜测,果然是笔友陶谦。

他在担任了豫州牧之后,就时常派徐庶代笔,同陶谦书信往来。后来更是因为大商贾糜竺,与徐州的贸易更加紧密。为了让促进两州之间的往来,荀澜还给陶谦赠送过丹药、纸张和报纸,曾经出兵五千帮助徐州平定过黄巾叛乱。

所以徐州对以糜竺为代表的豫州的官商不设关卡,如今两州之间的交流非常紧密。

没错,在荀澜的招揽下,糜竺已经成为豫州的官商了。

在这乱世,糜竺乐于找到能够庇佑自己家族的存在。他眼光看得长远,徐州的治所虽然暂无黄巾之乱,然而徐州粮足而兵弱,日后怕是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州牧陶谦是一个很谦虚厚道的老者,虽能服众,却无法守住徐州。

“听说使君征发兵卒在豫州建瘟疫隔离之所,所以耽搁了行程。”在散会后,陶谦拉着荀澜说话:“不知这瘟疫……”

他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会蔓延到徐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