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曹操忙道:“不可,若是不趁机遏制住荀澜,等他完全收服了兖州、消化了交州,那我们必无立锥之地!”

袁绍不以为然,冀州兵多粮足,虽然不一定能南下伐荀澜,但自保还是可以的。况且他手里有重要的底牌——汉室皇子刘辩,想来对方不会轻易攻打他。

公孙瓒有些举棋不定。此番争夺地盘失利,还让人围住了,着实让人挫败。

其实他也有退兵之意,只是兵力受伤惨重,就这么一无所得回到幽州去,他不甘心。因为过于纠结,也没个谋士商量——荀谌叛变去荀澜阵营后,公孙瓒现在看哪个谋士都像奸细,手臂中箭后他精力不济,就让袁绍和曹操先商量着,他干脆回兵营养伤睡觉去了。

曹操和袁绍商量了几天,也没商量出结果来。

这时候,济宁城的军队里爆发了瘟疫。原来曹操、袁绍和公孙瓒在兖州四处屠杀百姓,百姓的尸体就随意地抛到喝水和井里。

在袁绍进驻济宁城的时候,又毫不留情地屠戮了一波城内的守备军,还将反抗他们搜罗财物和粮食的百姓尽数杀死。百姓无粮可吃,有的人在濒临饿死之际,吃起了人肉。

这波瘟疫一开始只在百姓之间肆虐,室室有号泣之哀。但随着袁绍军营的兵卒强占民女,士兵中也有人得了瘟疫。

瘟疫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染,等袁绍发现的时候,军中不少兵卒们已经一个个发着烧倒下了。他只能听从帐下谋士郭图、逢纪的意见,将得了瘟疫的兵卒们单独关在一处,让他们自生自灭,不要过“瘟气”给其他健康人。

内忧外患下,袁绍决定退兵。他的谋士郭图认为:“既然曹操不认可退兵,不如就留其和荀澜对抗,主公趁机回到北方,先占冀州、再图幽州、青州,到时候坐拥三大州,再加上天子辩在手,您还惧怕荀澜什么?”

逢纪也建议:“虽然公孙瓒和我们暂时休战,但其一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不如让他和荀澜死斗,主公坐收渔翁之利啊。”

袁绍一听,这不是说到自己心坎儿上了么:“是啊,其实我也一直担心公孙瓒反水,所以才让他和曹操驻扎在城外。不过……若是我等撤兵,那留在城外的文丑及八千兵卒就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必然引起曹操和公孙瓒的注意。”要是曹操和公孙瓒和自己一起撤,那就不能起到殿后作用了啊。

郭图说:“等主公回到北方,八千兵卒募集起来还不容易?至于文丑将军,您不必担心,他武艺高强,必然能单骑摆脱敌军。”

袁绍听得频频点头:“带我写一封手书给他,让他不要死战,文丑应当能明了我的意思。”

郭图又说:“主公,此事万不可走露风声。”

逢纪道:“城中瘟疫肆虐,正好以防传染为名,不让城外的守军再进来,主公可修书一封,和公孙瓒、曹操言明自己身体不适,请他们也当心,这样一来,城外人人自危,也不敢进城了。”

袁绍抚掌笑道:“好!”

郭图说:“主公,还有一人,也是咱们计划的关键。”

袁绍问:“谁?”

郭图连忙给自己同事上眼药:“和曹操关系亲厚的许攸,不可不防啊。”

袁绍沉吟片刻:“没错,许攸打小就和孟德玩得好,比起我来,他更喜欢和孟德吟诗作对。可是他现下无过错,我能有什么防备的法子?”

第123章

郭图再进一计, 想要彻底将许攸排挤出去,这样袁绍帐下的谋士就以他和逢纪为主了,所以他假惺惺道:

“不如主公派他出城,寻找治疗瘟疫的药。既能避免走露消息, 也可以说是为了许攸的安全着想。这时候出城能够避开所有的危险, 日后他回来军中, 主公也好解释啊。”

许攸接到袁绍的命令后, 就知道自己又被郭图和逢纪这两个奸佞小人针对了。但城中瘟疫着实严重,拖延不得。虽然不乐意,他还是在夜里带着人从西门悄悄出城, 去寻找治疗瘟疫的药材。

结果被带兵在外巡逻的甘宁堵了个正着,把人绑在马后捉了回来,兴冲冲地跑主公那请功领赏:“主公, 捉到了袁绍重要的一个幕僚!要不要严刑拷打?”

荀澜听说捉到了许攸, 十分惊讶,一度以为是曹操的诈降计策,毕竟哪有在这种时候让知道很多消息的幕僚出来寻药的?他又不是医师出身。

这时候不流行拷问士大夫,所以荀澜连忙制止了甘宁的行为:“兴霸, 不得对先生无礼。”他亲自给许攸松绑,随后让荀彧同许攸说说话,试图招降。

许攸没向半个熟人的荀彧透露什么,荀澜也不勉强, 不着急招降许攸。反正等袁绍曹操败了, 作为聪明人的许攸会自觉投降的。而且, 他也不打算重用许攸, 只打算让其做个负责献策的幕僚。

许攸虽然有才华, 但品行上差了些。比如, 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捕,他因此背袁投曹,这藐视法度的样子,和荀澜平时治理州郡的理念完全不同,等通过了观察期才能重用。

甘宁对袁绍部下进行了拷问,众人才知道城中出现了瘟疫,而且相当严重,众人皆十分惊讶。

甘宁摸了摸腰间,那里有一个主公分发给中高层将士们的锦囊,里面有真犀、麝香、雄黄等良药,可以防瘟疫,摸到这个才有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