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团圆节,今日的皇宫格外的热闹,皇宫中处处张灯结彩,喜庆非常,连步履匆匆的宫女内侍,脸上亦是喜气洋洋的。宫中最大的宫殿正在举行宴会,大小官员、皇亲国戚皆在邀请之列,再加上今秋到处各地都是丰收,没有一处歉收的,因此格外值得庆祝,今年的团圆节宴会也就格外隆重些。

今年新年伊始慕千胤就改了年号,今年便是延熹元年,文武百官都知道小皇帝为什么要改年号——今年是他真正亲政的第一年,所以特意改了年号,象征万象更新。他们都知道小皇帝是个颇有野心的皇帝,如果任何大臣与他作对,或者有什么别的想法,很有可能下场会非常惨淡,所以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文武大臣都服服帖帖的,但同时也有了弊端——所有人都不亲近皇帝,他们都畏惧他,生怕太过于亲近皇帝之后等来的是皇帝的秋后算账,毕竟有裴容白这样的前车之鉴,不是吗?

那些皇亲国戚们就更是如履薄冰,他们都知道小皇帝提防着他们对皇位有什么不轨之心,绝不会对他们有任何的信任,不对他们下手赶尽杀绝已经是非常仁慈了,更不要奢望皇帝会跟他们有什么真心。

大殿中央的舞姬正跳着舞,服饰艳丽,尽态极妍。两边的大臣已然推杯换盏多时,都有些醉态了,有的笑嘻嘻地跟同僚说着话,有的色眯眯地看着中间的舞姬,还有的醉醺醺地倒在小案上,勉强睁着眼睛……好一幅众生相。

慕千胤手持着酒杯坐在高处,笑意盈盈地望着底下众人,可是渐渐地,眼底的笑意却越来越凉薄,如外面的夜色一般冷。

他恍然想起以前的中秋夜宴,每年的中秋夜宴,都由裴容白主持,会有各种节目安排,大臣们都听他的,一些资历深的,还会跟他说笑,然后裴容白就会言笑晏晏地举杯,说,我们满饮此杯,齐祝陛下千秋万岁,江山永固!

他又想起他和乔戎玉难得的几次会面,有一次,他与乔戎玉坐在他们布庄的阁楼上对月饮酒。乔戎玉很爱笑,那种笑明眼人都能看出不怀好意或者危机感,如此便会看不透他而疏远他,但是他觉得乔戎玉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觉得很有挑战性,特别想驾驭他,将他掌控在自己鼓掌之中……乔戎玉跟他聊了好一会儿的诗词歌赋,但彼此都心知肚明双方醉翁之意不在酒,乔戎玉还借着给他倒酒的机会故意弄洒了酒,趁机占他的便宜,他看破他的心思,故意恼羞成怒,果然看见乔戎玉越发得意与温柔,他的心中便也越发得意,知道这个男子是能被自己驾驭的……

其实他知道裴容白未必会谋反,也知道乔戎玉对自己一片真心绝不会背叛会自己……可他真的很胆小,他不敢去试未来,他怕时间久了,人心会变,与其自己被他们背叛,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所以看着他强硬而心狠手辣,其实只是个胆小鬼罢了。

现如今,还真的被乔戎玉说中了,他的的确确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一个不会再得到真心和信任的帝王。只是,那权力的滋味正好,抵消了那孤独和寂寞的作用。只是不知,等他当够了皇帝,饱尝了权力的滋味,还会忍得了那如刀的孤独吗?

即便忍不了,那也是他罪有应得,毕竟,是他自己亲手,抛弃了一个最爱的人和一个最敬的人。

想至此,慕千胤再次举起斟满的酒樽,笑意盎然地对底下众臣道:

“来,各位爱卿,满饮此杯,朕与你们不醉不归!”

第一百四十三章番外三美满人间

自从到了临安,乔松玉就觉得日子过得很慢,但明明过得很慢,却又是眨眼之间就三年过去了。

刚辞官归隐的时候自然是很不习惯的,尤其是裴容白,他以前是一人之下的丞相,招贤馆的文书每一日都堆得像小山一样,每日的事物都是忙不完,他从一个日理万机的丞相,突然变成了赋闲在家的员外,自然有些空虚。乔松玉亦是,之前他虽只是夫人,但总归还是有事可做的,突然一下子什么事都不必做不必担心,多少有些不习惯。

只是后来渐渐也就习惯了,乔松玉找了临安城有名的一位丹青大家习丹青,于是每日空闲就会开始作画,三年之后,倒也略有小成。而裴容白在无事之中倒也有了些爱好,比如钓鱼,写字,也经常和乔松玉一道出去游山玩水,临安城周围的城市,山山水水基本上都玩了个遍。后来第三年的时候裴容白的一个妹妹因病去世了,他妹夫家又家道中落,于是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裴容白这里,于是夫夫俩便越发有事可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