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你。”
又是一番大战,两人穿好衣服,兰花面色红润的煮了锅白菜汤,将就着白面馍馍就开始吃晚餐。
吃完以后,王满银给兰花说了一声,披着自己厚重的灰色棉衣,提着一盏罩着玻璃罩的煤油灯,就朝支书家走去。
他们村的村支书也姓王,叫王柱国,说起来和王满银还有一层关系,前者的祖父是后者祖父的仆人。
不过到他们爷爷那一辈,两家就没有怎么联系了,各自的命运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现在王柱国一家可是闹的红红火火,王柱国是罐子村的支书,大儿子是生产一队的队长,二儿子在外面当兵,三儿子在村里教书。
一家人的光景,在罐子村是最好的。
同时,他们一家在村子里的威望也很大,特别是王柱国,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是为人却特别老道,对于各种动向也摸的很准。
比如现在要求集体生产,那他就老老实实分成三个生产队,苦口婆心劝着人们劳动,没有其他的什么歪心思。
而罐子村在他的领导下,每年产出的粮食除了交公之后,还富余很多,所以罐子村的生活相对其他村来说要好那么一些。
原著中也有说明,政策松动后,罐子村第一时间就进行改变,足以证明王柱国的魄力,这也是一个能人。
而他的家也是在村里的正中心,最显眼的一个位置
第十章 支书王柱国
罐子村是沿着东拉河分布,河两边的窑洞一排一排沿着山坡叠上去,相当壮观。
而村中心,有一户相当显眼的人家,一线四孔大石窑,用打磨好的石头砌成一个不小的院子,三大堆木柴垒的整整齐齐,黑漆抹黑的村子里,这是为数不多亮着灯光的人家。
罐子村可没有通电,晚上照明都是用的煤油灯,普通人家可舍不得点煤油,都是早早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