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两地距离大约十余里地。

得益于白贵原身平日里野猴子一样的性格,浪荡惯了,所以筋骨不错,背着一斗米,走了十几里地也脸不红,气不喘的。

第3章 徐秀才

一斗为十升,一升约重125公斤。

一斗米,重125公斤。

刚开始背没什么重量,等走几里路,肩背上也就越来越重,像是凭空多了几十斤似的。

下雪天路滑,地面有些濡湿。为了安全,他特意走的慢些。

天刚擦擦黑,白贵走到了白鹿村的村西头。

白鹿村很大,有着上百户人家。

往村里一望,只有零星几户人家点了烛火,窗纸外边也是昏黄一片。

“徐秀才白天教书,晚上估计秉烛夜读,不可能这么早就入榻歇息。”白贵往家走的脚步一顿,朝着村里的祠堂走去。

祠堂是四年前新建的,全部都是崭新的瓦房,于前面还有两道牌坊,一道是贞节牌坊,年份不可考,石柱上面长着青苔,两侧的楹联也模糊不清,一道是半新的秀才牌坊,上面大致写着鹿泰和于同治一十二年中得秀才。

秀才牌坊的楹联写道:“承祖训,铁仗武烈源流长;耀门楣,诗礼耕读世泽长。”

越过两座牌坊、照壁,就看到了祠堂,总共五间大厅,东西两边各三间厦屋。

建筑很有秦省的特色,房子半边盖。

传统的古建筑都是‘人’字结构,而关中地区因为干旱少雨,也为了省料、省钱,往往只盖半边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