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说是上等,也只是人少了一些,采光好了一些。想要住单间,那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的学生也是日语速成班的,你和他们是同班,也好多请教学问。”

斋夫说道。

师范学堂分为致道斋、求志斋、学古斋、兴艺斋、时务斋等数个斋,斋内有数个学科。和后世大学中以学院专业划分类似。这种划分方式起源于宋朝胡瑷的分斋教学法,也叫苏湖教法,被后世地方学院所沿用。

进入宿舍,里面正有一十七八岁的少年半躺在床铺上,翘着两条腿,叠在围栏上,手上捧着一本杂志津津有味的看着。

斋夫和他说了几句,他也下了床铺,很热情的和白贵打起了招呼。

“有劳指教!”

两人相互作揖,也通报了姓名。

这十七八岁的少年叫做刘明达,家里是秦省的富商,做生丝生意的,其父在南方包了桑园,专门运回来卖给吴氏纱厂。

“白兄要是想买布,尽管可以告诉我,我去拿是有优惠的。”

刘明达将书册夹在肋下,对白贵笑着说道,就径直走出了宿舍,朝着讲堂的方向走去。也快了要开课的时间了。

这时的商贾的地位可与几十年不同了,一点也不轻贱。在西洋的影响下,大多数人的眼睛也向金钱看齐了,毕竟堂堂状元都能办厂做生意。

等刘明达和斋夫走后,他仔细一看,这间宿舍加上他,竟然只有两人。

另外一人的床铺,价值也不菲,粗蓝洋布,棉花被子是丝绸缝的,里里外外,显示着主人的阔绰。

“这应该是斋夫为了照顾我,特意挑的富户子弟。”

白贵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