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白贵皱了皱眉,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攒下钱,盖一间大酒楼,是大多数做餐饮的想法,有酒楼,这就是高档。谁不想做生意做的高档些。

但他在后世,可是见过不盖酒楼,大量开设分店的成功模式。

这样本钱少,见效快。

当然盖酒楼后,也有好处。

两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只不过白贵更倾向于沙县小吃这种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对他的好处更多,可以大量让同乡开设分店,有益于传播他的名声,也能让同乡赚到更多的钱。

而开设大酒楼,就是让他家、白家、鹿家把最多的钱赚了。白鹿村的人,还是受困于土地,走不出去。

不过这种想法他没有直说。

“叔,照额看,咱卖的葫芦鸡能取得成功,依靠的是这白雉鸡的祥瑞名气,要是开酒楼,至少要有几十种菜,还要请其他厨师,与其这样,还不如开分店,咱村这么多勺勺客,哪家不会做饭……”

“只主卖葫芦鸡,这样也稳妥些,不容易赔本。”

白贵建议道。

开设小店模式,只需要主打几种菜甚至只有一种菜,就能卖好。

“行!你见识高,那咱就听你的,借钱给乡亲开分店。”

白嘉轩几人也在徘徊犹豫的当头,不知道该选择哪种模式,开大酒楼这是无数前人验证的法子,而且说出去也有面子,但是开大酒楼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说是勺勺客,这些人做的饭菜好吃是好吃,但还比不上专业的酒楼厨子。

开了酒楼,谁知道能不能将本钱赚回来。

而开专卖葫芦鸡的小店,按照葫芦鸡这火爆程度,应该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比起开设酒楼,小店模式反倒更为保守稳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