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页

她想要举荐人,也不是一封拜帖送到父兄那里就能行的,得找场合,找时机,这样才行。所以说让白贵成为她师傅的仙童,只是一个暂居闲职,和养门客差不多,等到合适机会,再以此推荐。

同时入了她的门下,时日不短,亦相当于打上了她公主府的烙印标签。

仙童,一般道家未成年的道士,都可以冠之以仙童称呼。

而仅仅是这份殊荣,就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如长吉,就被金仙公主所忽略。

“公主好意,在下心领了。”

闻言,白贵内心闪过一丝失望,不过他脸上未曾表露而出,洒脱一笑,说道:

“我已经在去年十一月报了进士科和武科,再过一些时日,就会入长安参考,功名利禄只需马上取,笔中夺,无需贵胄举荐……”

虽然靠谄媚金仙公主这等皇室子弟就能获得晋身之资,但此举宛若无根浮萍,一时还能驻足,但久了,必定引以为祸。

金仙公主所说的史崇玄,是太平公主门客,寒门出身,现在是鸿胪卿,但在次年,随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争权失败后,史崇玄亦会被伏诛。

唐时,想要出人头地,有三种方法,一是门荫,这种适合于世家大族的嫡长子之类,真正的世代簪缨,二是科举,适合于有才学、有一定门第之人,三则是荐举制,权贵子弟向朝廷推荐贤士。

这三者之间,属于荐举制最次等,权宦一旦倒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科举,是以朝廷为依托,谁当政,谁当皇帝,都无所谓,门荫是以世家大族为依托。而攀附权贵,入了名利场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为权宦的权力作斗争,善泳者溺于水。

历数唐初的宰相,裴炎,为明经科及第出身;张柬之,进士出身;宗楚客,进士出身;崔日用,进士出身;刘幽求,进士出身;张九龄,进士出身;张嘉贞,明经科及第出身……

《唐国史》中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白贵想要在此世修道,和在逊清时一样,得先有个身份。

有了身份后,不管做什么,别人都会高看一眼,做什么事,别人都会耐心、认真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