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宴,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三字经》
在古代,童子科很盛行,从上到下都极为喜欢神童。在唐代科举中,更是将童子科设为了常科。常科和制科的区别是,常科是一定时间就会考一次的科举,而制科是皇帝什么时候,想选拔人才,就开制科,制科可是几十年开一次,都不一定。
初唐四杰的杨炯就在显庆六年中了童子科,授予了校书郎。
“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新唐书》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童子科中能背出十篇文章的,就授予官职,能背出七篇的,授予出身。
“子寿说的不错。”
“晋元天资聪慧,神通科是不难得的,不过我想让他在家继续苦读,打磨性子,等到时间,再去考进士科,更好一些……”
一声紫袍的刘幽求大步迈入客厅,笑道。
“见过刘相。”
“见过刘相。”
白贵和张九龄两人起身见礼。
等刘幽求回到了刘府,果然气氛刹那间就压抑了不少。
没先前的轻松适宜。
“刘相说的不错,考童子科过早授予官职,确实不是个好去处。”
“能考进士科,就尽量考进士科……”
张九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