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页

……

朝堂上确立了白贵为科举的主考官,每天向代国公府和金仙观、玉真观投名刺的长安士子与日俱增,从原来的一日百封到了一日上千封。

隔了几日。

下朝后,白贵问起属官杨玄琰,“现在长安之中,名士榜上有哪几个位列一流,可供提拔一观?”

进士科考试之前,有预列知名之士的榜单,简称名士榜。进士科考试的时候,主考官都会先看名士榜,再定名次。如果考生榜上有名,对于科举之事好处不少。

所以,在长安城准备应考的士子,基本上都会在这一段时间扬名,以期位列名士榜,从而被主考官看中,平步青云。

在景云二年的进士科考试中,白贵也是因为位列进士榜单第一,被人看好,中了状元。

“回白相……”

“长安城中,以李太白、孟浩然、王昌龄、张子容、王之涣、李颀、崔镇等人名声最大。”

杨玄琰略微一思索,就报上了十几个人的名字。

他作为白贵的属官,在得知白贵担任今科主考官后,早就做好了提前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本相知道了……”

白贵暗自咂舌,开元年间的大名人实在太多,他作为主考官还是稍有一些压力的。

“通知名士榜上的士子,还有长安的应考士子,就说本相将于五日后在太学讲学……”

他稍沉吟了一会,揭开马车帘子,说道。

“是!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