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人道龙气修行, 事半功倍。
可能有的修道士一辈子苦修,都比不上别人先历红尘,走宦途, 再修道几十年的成果。
例如酆都的崔判官崔珪, 就是唐高祖李渊的驾前之臣。死后, 到阴司做了掌管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
“不可!”
“科举之前, 我应该心无旁骛,勤习典册。若三娘子你去了, 一定会乱我心神,扰我定力。”
白贵断然推辞道。
三龙女轻嗯了一声,亦不辩解。
白贵不让她跟着去, 却不代表她在长安不会偶遇到白贵。反正可供钻营的点子多着呢,没必要在这会和白贵争辩, 闹得两人都不开心。
等白贵深夜读书寂寞空虚的时候,她上门, 红袖添香,白贵再是正人君子, 亦会把持不住,哪有什么呵斥、拒绝的道理。
……
出了洞庭湖。
龙宫水府赠送了白贵一些珠宝,当做盘缠,并且也赠给了一匹千里良驹,当做脚力。
白贵骑马,信马由缰,北上长安。
沿路上, 他也做出了一副苦学的模样,在马背上的时候,都会偶尔从书箧中抽出经书苦读。到了客栈、驿站,秉烛夜读亦是常事。
路上, 遇上了来寻他的郑道士。郑道士听闻白贵已经差不多搞定了洞庭湖三龙女,立即大喜。后又听到白贵准备考科举,皱了皱眉,也没多说什么,只当这是白贵自不量力。
科举,哪是那般好考的。
不过郑道士没有干预白贵,任由白贵去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