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是韩国公子,韩国显然难以抵挡秦国兵锋,只不过秦国害怕步入齐国后辄,一直未敢吞灭韩国罢了。此刻韩非说出此言,不仅是要以法家的言论盖过邹衍这阴阳家的祖师爷,更是为了韩国的存亡而做出的一番努力。
(齐闵王发兵吞灭宋国,当时还是秦国齐国并称东西二帝,因这件事情,列国恐惧齐国的强大,于是在乐毅的带领下五国伐齐,将齐国一度覆灭。在五国伐弃之前,齐国拥有城池一百五十余座,而后,齐国复国之后,只有七十二座城池。)
“非也,非公子此言差矣。”见韩非攻击他的学说,邹衍也不着急,他是齐国人,是稷下学宫的名士,辩论自有一番心得,他笑了一声,“水德可灭火德,然燕国尚蓝,亦为水德。燕国乃召公之后裔
两人论战,你来我往,但毫无疑问,韩非坚持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败下了阵。
倒不是韩非不如邹衍,只不过因韩非口吃严重,着急之后更是言语不利,论战几番后,就不如邹衍的口舌厉害了。
韩非止口,懊恼的摇了摇头,然后拱了拱手道:“邹子言辞厉害,非甘拜下风。”他不肯承认邹衍的五德始终说,只认为邹衍的言辞厉害。
说完这句话,他目光又看向了上首处的信陵君,“次来魏国,是打算借魏国之粮,还请信陵君首肯。”
他之所以率先和邹衍开场辩论。目的有二,一,辩论成功了,证明天命不在秦国,于韩国利好。二,辩论失败了,证明天命在秦国,以此对信陵君魏无忌施压,迫使信陵君魏无忌答应他的请求。
韩国直面秦国兵锋
若韩国亡,列国都不会幸存。
“借多少?’
信陵君挑眉,有点意外。
“不多,一万石!”
韩非回道。
一万石粮食于个人来说,太多太多。可于一国而言,这一万石并不多。当然,也不少了。给一万石,魏国也会肉痛。
信陵君“哦”了一声,不为所动。
韩国国事衰微,借六国的东西多了去了。现今魏国也是多事之秋,风雨飘零,他哪肯再借给韩国一万石粮食。说好听点是借,难听点的话,这一万石粮食就是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