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个时候走了过来,“领导怎么不进屋啊,我看他们来的差不多了。”
“没事”,白松跟老板道:“我有两个事还得请教你一下。”
白松想问两个事情,第一个事情就是这个村子里如果想找个零工上班,应该要找谁。
第二个事情就是如果想离开这个村子,有哪些交通工具。
火车飞机、长途汽车都需要身份证,姜保林现在能乘坐的交通工具只有普通公交车和出租车。
老板还是很配合的,给白松讲了不少村子的情况。
在这个村子快两天了,白松明显感觉到了那种“自私”的民风。
外来务工的人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团结,除了极个别的可能是关系真的很好,大部分人都是紧闭房门,日常老死不相往来,和城市小区没什么区别,一点都不像农村。
老板给白松说了几个人,白松边吃着大饼,边打电话联系。
这边打工的基本上都是两种活,体力活和技术活。实际上都是体力活。
临近过年,虽然说很多人选择了回家过年,但实际上用工量也急剧减少,工地因为天气原因都停工了。
这两年上京环保治理的厉害,这种少雨的冬季很多工地都不施工。
所以,白松问了问几个附近找工人的工头和散工,最近都不招人,而且也都没有见过姜保林。
白松之前接触老张的时候就有感触,姜保林这个人根本就不会处人际关系,基本上属于半混蛋状态,不然人得混得多差才能穷愁潦倒遇到朋友15元都借不出来?
所以,这个村子里即便有姜保林的老乡,也不可能对他多好。
到了下午三点多,白松查完了所有的散工的领班,都没有发现线索,这就意味着姜保林并没有打工的准备,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要么已经走了,要么准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