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白松点了点头:“这个王世春跑的原因一定不一般。”
“闭环式杀人法”娄支队还是有些沉迷这个设计,他第一次接触这么巧妙的推算。
渝州那个案子,如果白松不参与,林晴的母亲会被丈夫真的整成彻头彻尾的神经病,而左晓琴可能也会死于非命,这个案子的线头基本上就断了。
那个案子能破,左晓琴躲了几天没有出来是重要原因,白松等人及时参与并且让林晴母亲恢复了一点神智是另一个关键原因。
这个案子如果最终能全破获,一方面是王世春因为害怕躲了起来没有死,另一方面就是白松等人早早地破掉了女子的心理暗示。
有人说制造意外才算最完美的杀人方式,但是相比这种思维控制式的还是落在了下筹。
理论上来说,可以思维控制张三杀掉李四,然后再让张三自杀。
这样的案子警察遇到之后,真的可能就此结案,想想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思维控制真的能做到这一步吗?”娄支队表示了疑问。
“能,也不能,理论上来说,所谓的控制也是顺势而为,比如说这个女的和她丈夫本身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顺势而为就很简单。现在我反倒是有点搞不懂,这个女的和王世春不是姘头吗?那感情应该挺好的,为啥要杀掉王世春呢?杀人杀上瘾了?”白松提出了疑问。
“逻辑不通的地方,往往是破案关键。”孙杰总结了一下。
“名句啊”,白松给孙杰点了个赞:“但是一定也得明白,现实有时侯是不讲逻辑的。”
“嗯”,娄支队想起了自己以前办的案子:“我就办过完全不讲逻辑的案子,一个乞丐,把给他钱的人捅了一刀。”
“给他钱的人侮辱他了?”白松问道。
“没有,是个大学生,很客气,给了乞丐20元,乞丐后来跟我说,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看着大学生那个看他很平等的眼神,就觉得不舒服,就觉得凭什么人家素质那么高,忍不了,上去捅了一刀,好在那边人多给大学生送医院了。”代支队道。
“这不有病吗是不是其他人对乞丐都不客气,乞丐倒是觉得正常,有个很客气的,他就嫉妒人家,觉得人家很有素质,就受不了?”白松道。
“估计是这么个意思吧”,代支队骂道:“真是混蛋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