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京城,除了各自的教养嬷嬷外,黛玉只将她院子里的大丫头都带了出来。林玛这里,除了四个大丫头,还有管事嬷嬷林嬷嬷。
相较于王嬷嬷和向嬷嬷的一山不容二虎,林嬷嬷和叶嬷嬷到是达成了共识,相处得极为融洽。
本来嘛,人家也是赶鸭子上架才成了林琊的管事嬷嬷,加上她年纪在那里摆着呢,不过再侍候几年就告老出去了,所以谈不上什么争权夺利。
而叶嬷嬷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已侍候的这位本就不是正儿八经的林家人,想要过得好,离不开林嬷嬷这等林家得势奴才的帮衬。说句极为势利的话,林嬷嬷的男人是林家的大管家林忠,儿子林信是林如海的亲信长随,就是这个身份,叶嬷嬷也不可能交恶,不是吗?
也因此,林昭这边比熊玉多带了个管事嬷嬷。不过黛玉是长姐,她又是来''渡金''的,除了贴身侍候的人,也带了不少帮手。这些人除了跟她们入荣国府的,其他的都会安置在林宅。
这次跟着出来的是二管家林义。每隔三日林家的管事媳妇就会来荣国府见一见黛玉姐妹,确保她们不会孤立无援。
好嘛,黛玉这是连她考核失败的后果都考虑进去了。
2
贾家这边不光早早就按黛玉信中指示的那般选了屋子做佛堂,还提前几日便派人来了通州这边候着黛玉一行人。此时见林家的船来了,贾家来接船的下人先上船给黛玉姐妹请安,随即又派了个人跟着林义回府报信。
这厢,林义入了荣国府,先去荣庆堂见贾母,替黛玉姐俩给贾母等人请安后,又说了一回黛玉一行明早弃船登岸,最后才问了一回佛堂诸事是否已经准备妥当了。
对这套释迦牟尼三身佛,贾家势在必得。自是按信中所言早早准备起来。只是临近迎佛相入府了,她们又心下狐疑的问起了跟佛相有关的种种传说。
真有这么灵
“自是灵验的。也就是府中人丁兴旺,凑得齐祖孙三代女眷。又偏巧叫咱们姑娘听了一丝消息。”林义一脸笃定,给贾母几个吃定心丸。“如此巧合,许是上天安排的,也未可知。怕只怕府上再像其他人家那般不能持之以恒。开始时各种上心,时间一长就懈怠不理了,最后更是弃之不顾,那便是佛祖亲至,怕是也不能永保荣华了。”
前一句叫贾母和王夫人极是得意,后一句二人则又觉得林义有些多虑,她们绝对不是那样半途而废的人。
又说了一回话,贾母让人准备些吃食叫林义带给黛玉,还特特叫贴身大丫头鸳鸯替她跑一趟通州瞧一瞧黛玉姐妹。
见贾母等人确实没什么吩咐了,林义这才告辞出去。不过出了荣庆堂上房,林义又对跟着他出来的鸳鸯抱拳,浅浅的做了个揖。
“府上给两位姑娘安排的住处自是极妥帖的,只我们姑娘用惯了家里的香料,不知可否烦请鸳鸯姑娘将这盒香送到我们姑娘房中,燃上两日夜。”
虽然不知道二姑娘为啥要让他这么做,但林义仍是按着林玛的吩咐将话递了出去。
鸳鸯眼皮微微睁大了一点,但瞬间又恢复了原状,一边笑着接过林义递过来的那盒香,一边说道∶“这是哪里的话。林姑娘是老太太嫡亲的外孙女,咱们府里正经的表姑娘,来了只当是回了自己家。若是外道了,那才是生份了呢。”
说完又请林义稍等,她去吩咐一回,这才拿着香转身回了上房。
之前还记着这事呢,怎么一忙起来就将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是滴,贾家又一次忘了给黛玉收拾屋子了。
只是这次会忘了,绝对是黛玉和林玥将人给折腾忘的。
拿着香盒重新回了上房,鸳鸯直直走到贾母跟前,小声问了一回黛玉等人的房舍安排。
贾母绝对是难得的好婆婆了,有锅从来不会忘了自家二儿媳妇。就好比此时,鸳鸯一说完,她就转头看向王夫人,“玉丫头姐妹的屋子安排在哪一处了”
无论语气还是神态都自然的表达出了这件事情就是王夫人的责任。她之所以没过问,就是因为相信王夫人会做好‘份内之事’。
王夫人被贾母噎得够呛,扭头看向凤姐儿,凤姐儿一见便知道自己姑母是什么意思,眼珠子转了转,笑着接道“正要回老太太和太太呢。收拾了三处地方,一处是东北角上的梨香院,只那处离老太太的荣庆堂远了不少,倒是与我们老爷太太近便些。一处是我们家东边,紧挨着大嫂子母子的那处小跨院,往前走几步就是荣禧堂。还有一处是垂花门里那处桃花源,那处到是离老祖宗近便些,大小也合适。”
“自是要离老婆子近些的才好。”贾母伸手点了点凤姐儿,然后吩咐鸳鸯将香盒给凤姐儿。
鸳鸯交了香盒便按贾母的吩咐去通州了,而凤姐儿接过香盒便出去给黛玉等人收拾院子去了。
垂花门里边,东西两条抄手游廊围着一处穿堂,过了穿堂再穿过三间小厅,那厅后就是荣庆堂的前院了。前院两侧是各有三间厢房,而正中尽头则是贾母的五间上房。荣庆堂后身是一条南北宽夹道,通向荣禧堂的后院和凤姐儿与贾琏的院子,顺着这条路朝东走到尽头,才是梨香院……
贾家这一辈总有四位姑娘,三位是荣国府的,最小的一位是宁国府那边。大姑娘贾元春进宫了,剩下的三位姑娘二姑娘迎春,三姑娘探春,四姑娘惜春都养在贾母跟前,如今就住在荣庆堂东侧的三间厢房里。西边的三间厢房不曾住人,却也都各有用处。
含玉而生的贾宝玉自出生便也养在贾母跟前,如今跟贾母住在正房的碧纱橱里。
贾家剩下的小辈,成亲的另有住处,没成亲的则跟着自己的老子娘居住。像是贾赦庶子贾琮住在东大院,贾政的庶子贾环便与其母赵姨娘住在荣禧堂的小跨院。贾珠遗腹子贾兰跟着他娘李纨住在另一处房舍。
其实叫凤姐儿说,两个小姑娘可以住在贾母的院子里,本来她院子也大,也有空屋子。可当时那情况…凤姐儿再如何也不敢张嘴跟贾母说我在你院子里挑了一处安置林家姑娘。这才东扯一处,西拽一处胡乱说一回罢了。
她说的那处桃花源,则位于垂花门内西侧抄手游廊的后面。因月洞门旁立了一块刻了桃花源三个字的石头,所以府中众人便习惯将这处院子唤做桃花源了。
此处位置极好,出了院门就是抄手游廊,顺着抄手游廊再穿过三间小厅就是贾母的荣庆堂。而往前走就是垂花门,出了垂花门不远处就是西角门。然位置虽好,但院中格局,屋子朝向却一般。因为院中有五间西厢房,三间倒座房,却只有两间半正房。
凤姐儿带人过来转了一圈,想都没想便直接将两间半正房都留给黛玉,又走肾不走心的随意分了一间西厢房与林现。
家俱都是现成的,让人从库房里搬几套也就得了。吩咐人将院中所有炕都烧起来,又将那盒鸳鸯递给她的香交给一个拨过来的小丫头,凤姐儿才带着人风风火火的离开了。
离开桃花源的凤姐儿又去了一趟小佛堂,里里外外看了一回这才放心的离开。
元春进宫搏前程,她们盼的不就是她前程似锦吗。若真能如风家那般…凤姐儿只要想到这里,心中就是一团火热。
说实话,按现在的红楼走向,林玥并不怀疑元春封妃省亲这种主线会被蝴蝶掉。用既定的事实给自己圆谎什么的,真心带感。
练了字又背了书,还被黛玉考校了一回林玥就回自己舱房了。
她现在特别的激动。
只要一想到王夫人会焚香沐浴的迎接她们入府,林现就激动的想要在床上翻几个跟头。
嘻嘻
鸳鸯跟着林义来到船上的时候,林琊刚睡了午觉起来,小脸睡得红扑扑的,整个人都跟只糯米团子似的揉着眼睛走进来。
她刚睡醒时反应总是慢半拍,歪头看人的时候,带着婴儿肥的小脸上满是娇憨懵懂。
林现现在与惜春同岁,不过生辰却比她小了一个月。但和惜春不一样的是林家的生活环境比荣国府要舒心很多。
鸳鸯带来了贾母的关怀,黛玉也按规矩问候了贾母等人,随后留鸳鸯落坐吃茶,问起了贾家的情况。
虽说黛玉早就已经打听得差不多了,可还是想要听一听她外祖母的贴身大丫头会怎么形容回话。
鸳鸯能在贾家那么多的丫头里脱颖而出,还能一直不被挤下首席大丫头的宝座自是有其过人之处。
她的回答虽不是滴水不露,却也叫人抓不到丁点错处。先是说了一回贾母有多疼爱敏姑太太,后又着重点出贾母对黛玉的关心,最后才说了一回贾家这一辈的姑娘小爷年纪几何。
黛玉大惜春两岁,迎春又大了黛玉两岁。她与探春同岁,又比宝玉小一岁……
因鸳鸯要在关城门前赶回去,黛玉便也没多留鸳鸯,让泽兰拿了个荷包赏鸳鸯便让人送她下船了。
是夜,用过晚饭。黛玉又拉着林玥看了一会儿书这才安置。
这一夜无论是黛玉还是林昭都有些兴奋的没睡好,天快亮了俩人才胡乱睡了一会儿。辰时将至,二人就被各自的嬷嬷丫头唤了起来。
一番洗漱,又用了点心,换上一早就准备好的衣裙,小姐俩手牵着手在丫头嬷嬷的簇拥下上了等在一旁的轿子。
都是小孩身形,一顶轿子便能坐得下,二人便也没分桥而行。
京城不比江南暖和,今天又已经十月初一了,为了不冻到小姐俩,轿子里放了脚踏碳炉,双脚踩在上面极为暖和。除此之外,嬷嬷们还在二人的腿上搭了块毛风极好的皮子。
林琊不明白为什么不全用马车而非要再安排几顶轿子接人,不过她本来也不怕冷,跟黛玉靠坐在一起就更不冷了。小姐俩挤在一处,还会小心的掀开窗帘一角朝外看上两眼。
京城繁华更胜扬州,不过看着街上的人都穿的极为臃肿,满目不见花草绿意,树上更是只零零散散几片枯叶,便又觉得还是扬州更可爱些。
晃悠了不知多久,一行人终于入了宁荣街。相较于街上的人烟阜盛,宁荣街却异常冷清。
轿子稳稳停下,有媳妇上来回话。
“姑娘,舅太太们和府里的两位奶奶就等在前面了。”
轿中的黛玉和林玛闻言先是对视一眼,随即都下意识的调整了一下上扬的嘴角,这才一脸严肃的出了轿子。
轿子外,荣国府的下人已经将宁荣街两侧的路口拦住了,除了黛玉一行人再不叫旁人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