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 161 章

她记得元春那年好像是晚上七点多出宫的,她接黛玉的时间应该是下午三点左右,按这个时代的算法就是申时过后。

元宵节那天,百官放假,林家的早饭时间应该不会变,但午饭肯定是不吃了的。然后差不多未时半,也就是下午两点左右才会吃午饭。正月里天黑的早,京城这边差不多申时三刻过后天就一点点黑下来了。

“出了正月才出国孝,朕早前就下令取消宫宴……”

“那申时一刻,我们在我的洞府见!”

“好,朕现在就安排人去那边。”启恒帝点头,笑得一脸灿烂,恨不得现在就回后宫跟皇后求表扬。

虽然可以带着皇后出门玩,但启恒帝还是知道自己身为皇帝最好不要冒险的。所以在林珝同意后,启恒帝就派了不少忠心侍卫下属去林珝所在的府城那边待命。

按脚程,这些侍卫会在元宵节前到达府城。等他们到达时就可以进行护卫工作了。

出去一趟,启恒帝可不想像元春当年出宫省亲那般只呆几个时辰就回宫。他准备元宵节那日先带着皇后出宫去洞府跟她们姐妹汇合,然后再以微恙为由休朝四天,然后跟着林珝一行人去往贺州,沿路看看,然后在正月十九晚上带着皇后回京城,正好不耽误第二天的早朝。

这个计划一出来,林珝就问启恒帝不怕耽误什么大事吗?

启恒帝对林珝摇头,说他自会安排好。

见启恒帝这么说,林珝又想到如今的交通速度,就算四天不上朝,也还真耽误不了什么八百里加急的军情。

再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算是真有什么急事,一般也不会第一时间送到宫里给皇帝,而是各部先拿到奏折,然后商量几个方案,最后写了条阵和奏折一并在早朝上送与皇帝阅看。

当然了,要是真有那种被敌军攻破城池一类的事肯定是第一时间将消息送进宫的。

见过了启恒帝,林珝也没在宫里逗留,一路运转灵力回了洞府。

一进瑶光舫就看见黛玉的房间还亮着灯,林珝不由一脸甜笑的走了进去。

因今天是黛玉和林珝约好了见面的日子,但林珝一过来就直奔皇宫,黛玉便一直没睡的等着林珝回来。

期间,黛玉还让人煮了锅汤水,如今正在小泥炉上咕嘟着,见林珝进来了一边吩咐林珝洗手净面,一边亲自起身去给林珝盛热汤。

一掀开砂锅,松茸鸡汤的味道就扑鼻而来。黛玉先将汤盛入白瓷小碗里,然后才问林珝吃不吃猫耳朵?

见林珝说要,黛玉便将放在窗户外冻着的一个小笸箩拿了进来。里面是厨娘用今年御赐的白面搓出来的小猫耳朵,怕放的时间太长,黛玉就将它们放在了窗户外面。这会儿将这些大小相似,小巧可爱的小猫耳朵都倒进翻滚的砂锅里,黛玉一边拿汤勺搅拌,一边问林珝进宫的事。

没什么是不能说的,林珝一边吃鸡汤一边将她和启恒帝商量的事情学与黛玉知道。黛玉想到元宵节的时候要跟启恒帝和皇后一块出门,不由又多了几分拘谨和紧张。

接触得太多,将来不会穿帮吧?

.

猫耳朵汤很快就好了,黛玉不光给林珝盛了一碗,也给自己盛了一碗。

“……不知道你几时回来,便没让灶上留人。那会儿让人拌了几道小菜,虽是凉的,但就着热汤也正好。”黛玉指着小圆桌上的几道小菜,笑着对林珝说道:“这两日终于拉了满弓,许是再有半年我就可以再换个大点的弓。每日动得多了,便总是会饿。”

黛玉一直在为她的林小弟出仕而努力,骑马,射箭以及各种科举文章,每天都过得很是忙碌。人一忙起来,胃口就开了。黛玉过完年才十六岁,也正是长身体的年纪,这会儿吃得多了,看起来也比以前有肉了。

相信假以时日,黛玉扮上男子也不会让人轻易认出来。

“借时堵了耳洞,我再给你弄块做假喉结的玩意。”

黛玉闻言先是一笑,随后才说道:“好。”

相较于罗宁的支持,林珝不但支持黛玉,还会给黛玉提供各种能用得上的赞助。

“我之前便想着,我虽然在京城有些手帕交,平日里也参加了不少人家的聚会,只那会儿我一来年纪小,二来也只在内院与女眷往来,便是将来走出去了,那些太太姑娘们也不会认出我来……”毕竟男女大防在那里摆着呢。再不矜持的人家也不会让家中的太太姑娘们去前院见外男。更何况她去的人家,结交的小姐妹也都是门风极好的人家。以前她与那些人家的女眷往来,以后她还要与那家的官老爷相交...黛玉突然想到了林珝之前说过的一词。

也许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网打尽。

“荣国府的男丁除了凤姐儿家的这个在咱们家,其他的都不在京城。宁国府那边我与蓉哥儿和蔷哥儿不熟,而且以他们俩的身份和年纪应该也不会与‘弟弟’有太多的往来。我担心的是当今那里,若是认出来了,可如何是好。”

“你是真才实学自己考进去的,做为皇帝,只要能用管她是男是女的。再说了,认出来了又能如何?他还能驳了我的面子不成?”林珝歪头,对黛玉眨巴眨巴眼睛,“要我说就是认出来了也无妨,他肯定装糊涂。”

说不定关键时刻还能帮你打个掩护呢。

“...只要不连累了爹娘就好。”旁的她也不敢多求。

其实也就是面前坐的是林珝,换个人来黛玉都不会这么说的,因为她怕听到她这话的人会回她一句‘你怕连累你爹娘,那你干嘛还要这么折腾呢’。

人活百年,难道她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她自认不比任何人差,凭什么她就得依偎别人而活?父母既给她创造了这样好的条件,她又怎么不能拼杀出去搏他一搏?

就像娘亲说的,他老子就她一根独苗,将来的一切都是她的,与其前怕狼后怕虎,畏手畏尾的,不如放手去做。反正不管什么结果,你老子这辈子都注定是没有儿子送终的。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害怕的?

至于生死...就冲咱们家抚养了珝姐儿,就冲珝姐儿这个瑶光仙子,林家最坏的结果就是林家抄了家,你老子罢了官,你娘没了诰命,你也嫁不出去罢了。

你老子就算不被罢官,这把年纪的人了还能继续当差咋的?

早晚都是要退下来的,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说不定不等你东窗事发,你老子就已经上了辞呈了呢。至于你娘的诰命,你娘巴不得不要这玩意的。

没有诰命既不用进宫请安,也不用参加皇家的葬礼进宫哭灵去,多好的事?至于旁人瞧不瞧得起——我既不指着他们的瞧得起下饭,也不指着诰命的俸禄吃饭,有什么打紧的呢。走出去,我仍旧是瑶光公主的养母,哪个敢放肆?

还有你,咱家原本就想给你招个上门女婿。

等林家抄家了,那咱们就全都搬到珝姐儿的洞府那去。至于家里的金银,也提前往那边送些过去。皇帝能抄林家,还敢抄林珝的洞府?

不敢的。

如此一想,失败的成本那么低,你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儿呀,上吧。娘也想风光一把,有个状元及第的女儿。

你祖母有个探花郎的儿子尾巴就翘到了天上去,你要是考中了状元,你祖母的棺材板怕是都压不住了呢。至于你老子,他未尝不替你高兴。

罗宁的话算给黛玉吃了个定心丸,可同时又给了黛玉不少压力。好像在她娘的意识里,她考中状元都是正常发挥的那种容易,考不上都要怀疑是不是出现了科举舞弊。

╮╭

好嘛,就连林珝都觉得什么探花,什么状元,一定难不住黛玉。但见黛玉身上都出现高考压力了,林珝就连忙换了个角度劝黛玉。

其实只要你考中进士就可以证明林家的高知血脉并没有因为贾家那不学无术的血脉而被稀薄。连贾家那样人家的血脉都没能影响林家,相信有眼睛的人都会上门提亲,上到皇室下到百官家的女儿都可着你挑,你将会成为京城最炙手可热的国民女婿。

黛玉:“……”

呸,这是什么混帐话?

姐妹俩就着几样小菜吃了小半锅的鸡汤猫耳朵,随后也没收拾桌子,而是漱了口后便离开了这里,将这处留给明早上工的丫头来收拾。

俩人先去了黛玉的卧室,亲亲热热的靠在一起看了一回今年京城最火爆的话本子。一边看话本子林珝还在一旁说黛玉咬耳朵。

我要出的那本书现在还没动手,你过年闲着也是闲着,不由就将这活接过去?

“谁闲着了,你不知道我多忙。”听到林珝这么说,黛玉当即将过年的安排说了一大堆。

“也不是多着急的事,慢慢来就是了。将这个律法解析弄出来后,就让人去印刷,就以弟弟的名义去弄这个,先给一直流浪在外的弟弟打个知名度。”

黛玉用肩膀撞了林珝一下,林珝才将小手从黛玉的耳坠子上移开。一边跟黛玉说话一边扯着黛玉今天戴的耳坠子,因太过兴奋都将黛玉的耳朵拽疼了。

黛玉一边揉耳朵,一边想着林珝出的馊主意。不知怎的,她竟然还觉得这样也挺好。

‘弟弟’自小生活在外,说不定将来就会有人拿律法和规矩说事,若她提前出本律法解析,不光出了风头还将有可能发生的事都堵了,何乐不为呢?

这个真的可以有!

正在黛玉想着这事可行的时候,一旁的林珝又将她自己耳朵上的耳坠子摘下来一对着烛火看。跟黛玉耳朵上的是一样的精致好了看,特别附和林珝的喜好。放下耳坠子,林珝才笑眯眯的说了一回,“我先订五千本,给你来个开门红。”

销量一打上去,这本书就会被好多人好奇。人的好奇心一起,还怕没有知名度吗?

黛玉:“你要那么多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