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 175 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八月初是贾母的寿辰,罗宁到没不给办,只是办得有些简朴。

本来去年才死了两儿子一个孙子,外加两个儿媳妇,一个孙媳妇,又或流放或迁居了一大家子人,今年的寿宴再简单都不为过。可罗宁还是请了宁国府的尤氏和夏金桂婆媳,又顺带脚的将夏老娘请过来凑了个人数。

若不是刘姥姥这几年上了年纪,也实在不好劳动她,罗宁非得将刘姥姥也请来不可。当然了,罗宁也想到了贾母可能并不想见刘姥姥。

荣国府被抄了,就跟后世的谁家破产了也差不多了。懂事的亲戚还能不拿话戳你心窝子,遇上不省心的指不定多气人呢。不过以刘姥姥的为人九成九不会说什么让贾母难受的话,可贾母却未必想要在这种时候看见故人。

毕竟当年初见刘姥姥时,贾母可没少对着刘姥姥各种显摆。

将心比心,大学刚毕业那几年,罗宁自己都不愿意去参加同学会,不愿意见七大姑八大姨的,生怕人家问工作,问房子问车子啥的。

除了宁国府的人,罗宁又将惜春,迎春都请了过来。至于主动上门的宝钗,罗宁没让她进门不说,还让人将她好生送了回去,路上又特意请了位郞中跟她回去。

理由是宴席上人多手杂,恐再惊了宝钗的胎。

寿宴这天除了宝钗外,也没旁人主动上门了。除了上面那些人,还有黛玉和巧姐儿姐弟。这么多的女眷你一言我一语的场面也是热闹着呢。不光如此,罗宁还叫了个唱南戏的戏班子来暖场。

可惜这样的排场在贾母看来仍是寒酸至极的。

且不说林如海和罗宁原就不是铺张浪费的性子,只说贾母的身份也不能大张其鼓的办寿宴呀。

若不是瞧着她一把年纪了,朝/廷能放过她?杀了八十来岁的老太太...朝/廷也嫌这事好说不好听。可以说她虽然被养在林家,可她到底是荣国府的老太君,也是待罪之身。

这样的身份,就应该消消停停的猫着,将最后的日子太太平平的过下去。仗着辈份就想作妖,她敢想,但林家还不想扎启恒帝的肺呢。

大张其鼓的给贾母贺寿,你让启恒帝怎么想林家?给同窗故交同僚属司下帖子,你让他们来还是不来?

顶风作案还这么明目张胆...这是谁给你们的勇气呀?

梁大美女吗?

总之这个寿宴罗宁给贾母办了,但贾母并不满意就是了。

好吧,还有一个让贾母不满的原因是隔三差五都会回京城一趟的林珝偏偏就那天没回去

╮╭

因罗宁担心贾母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冷清或是拿了什么错误的参照物,所以寿宴的第二天,罗宁就将巧姐儿姐弟和平儿送到了城外的温泉庄子,然后又打发黛玉和惜春回洞府那边。惜春想着她好久都没回自己家了,又带着人回家住了几天。最后罗宁又带着妙玉每日出门去各大寺院吃素斋,直接让贾母体验了一回什么是膝下空虚。

贾母被罗宁的操作气坏了,直接‘病’了。提前被打了招呼的郎中则装模做样的把了一回脉,随即告诉众人,贾母身体倍棒,她这个情况就是上了年纪消化不给力,吃多了造成了五脏六胕不堪重负了。也不用吃什么药,净饿上三五顿也就好了,说完郎中就提着药箱子走了。

贾母:“……”

罗宁从外面回来听说贾母‘病’了,还特意去献了一回殷勤,随即就调整了贾母那边的菜谱。虽没敢真饿着贾母,却是一天三顿都是各种粥以及不见半点荤腥的伙食。

罗宁觉得自己做到了仁至义尽,贾母则觉得自己生了个不孝女,林如海那边同样觉得就单论这折腾的功力,贾母和罗宁也能算得上是一对亲母女了。

而此时距离贾母的寿辰也才过去了五六天。

……

用了一顿加了爆料的晚饭,林如海见罗宁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只摇了摇头,便起身去了书房。

饭前罗宁还答应帮林如海翻译一下外国文书,林如海还挺期待老夫老妻的红袖/添香,这会儿是什么想法都没了。

贾敏,是个合格的妻子吧。

林如海承认自己就是罗宁口中的渣男,可他却不知道他还能为自己辩驳些什么。

从罗宁那里知道林家结局和黛玉遭遇的林如海,不可否认的怪上了贾敏。可大老爷们将所有的责任都归过在一个病逝的女人身上,他也没那个脸。

也许最开始的时候他分不清贾敏和罗宁,但贾敏和罗宁哪怕用了同一具身体,可终究是两个人,两种性格。在他这里,贾敏永远是他的元配。而罗宁...林如海抿唇,如果有来生,他也想跟罗宁去看看她口中男女平等,女士优先的未来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罗宁故意美化出来的。

独自加班的林如海回了书房,满腹八卦好奇的罗宁,黛玉和林珝则组团去了贾母的院子。

不光如此,三人还派人去寻了惜春过来。

小美女擅画,如果能按贾母现在的样子复原一回她年轻时的容貌,也许还可以看看她和贾敏有没有相似之处。当然了,结局不重要,不过是八卦一下罢了。

罗宁从来就没惯着过贾母,以后也不会降低贾母的生活水准。从来就谈不上贴心,也就更谈不上疏远了。听了林珝的转述,罗宁最大的念头就是采访一回贾母。

说说呗,这些消息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不过担心这高寿的老太太再作什么妖,罗宁也只能压下那股子想要寻问当事人的迫切心情了。

贾母此时还生着罗宁的气呢,见这三人联袂而至,都不知道给谁好脸色了。

一个是不孝女,两个还是不孝女,一口气来的三个都是不孝女,老婆子的命咋就这么苦呢。

撇开在自已生的和别人生的丫头,贾母朝相对另两个而言,有些‘腼腆’和‘良心’的黛玉招了招手。

黛玉心忖了一回‘老太太又欺负她脸皮薄’后,便也没驳了贾母的面子的坐到了贾母身侧。

就在黛玉走向贾母的时候,罗宁和林珝都不自觉的微微睁大了眼睛,仔细的打量贾母已经全部下垂的脸。

看不出来呢。

我也没看出来。

对视一眼,二人又同时转头,继续打量贾母。

这就是宅斗里走出来的圣斗士诶!

这就是人生赢家,大女主剧本的女主角哦

贾母被林珝和罗宁那诡异的眼神看得心底发毛,一转头就发现黛玉也在用一种让人形容不出来的眼神盯着她。

贾母:抄家那天她都没有这么慌过。

……

等惜春来了,贾母听说要让惜春给自己画像,三朝老太又懵了一回。

不过那幅画到底是没画成,惜春就和黛玉一道被林珝带走了。

有上次的出行打底,惜春这次还特意带了包行李,黛玉也带了,不光带了普通衣裙,她还带了骑马装。

她到是没在行李里放男装,一来是还不想让人看见她着男装的样子,二来也是她的那些男装都放在桃花阵里,原就随身携带,也就犯不上巴巴的拿到外面招人眼了。

三人是第二天早上在家里吃过早饭才去的关外。从林珝的客房出来的时候,探春等人皆已经候在客栈大堂了。

昨天才想着黛玉二人一时半会儿的来不了,没想到一夜的功夫人就到了。头一回见到这种奇景的探春等人看着走下楼来的黛玉和惜春都有些目瞪口呆,忘了反应。

这就是...神仙术法吗?

有那么一瞬间,探春是想要跟林珝谈一回修仙的事。想问问林珝她资质怎么样,可不可以带她一块修仙。

探春还想着就算资质不好,只要她肯努力,不信修不出成绩来。可转念又看到和贾环站在一起,笑容豪迈的糙爷们,探春又叹了口气。

就这么个她靠美色才抢到的男人,没了她日子指不定过成什么样呢。

其实这世上离了谁都能活,只是探春却贪恋这男人对她的需要。

世人都说女人一生追寻安全感,男人一生追求存在感。探春也需要安全感,可她到底不是迎春那般逆来顺受的性子,最终就成了...什么都需要。

她要安全感,也要存在感。

不管小时候是否亲近和睦却也是自小一块长大的表姐妹们,黛玉和惜春一到,探春就迎了上去。姐妹三人手牵着手互相打量彼此,虽分别时日不长,可却因个人境遇不同都有些改变。

黛玉虽然还是容貌倾城,气质清澈,但身上却多了几分英气,眼眸明亮而坚定,身上那件织锦银杏蓝缎子的褙子又让她多了几分英姿飒爽。

黛玉身上这件褙子不是传统的直筒褙子,而是带了些上紧下松的微喇叭a字剪裁。下面也没穿裙子,而是穿了一条阔腿裤。

而裤腿极宽大,上面又被褙子遮掩,一般人都只以为这是一条百褶裙。黛玉脚下也没穿绣花鞋,而是踩了一双绣了福纹的小羊皮短靴。

‘一双好鞋会带你走上幸福的路。’

这句话不知道是听林珝说的还是听罗宁说的,不过从那之后黛玉在鞋子上也下极了功夫。

鞋上绣的再不是普通的花呀朵呀的,而是各种福纹,佛家的六字真经等等。除了利用合理布局将这些纹样都绣在小巧精致的鞋面上,黛玉还会让丫头也将这些绣在鞋垫上。

总之就是不管好不好用,都不放过就是了。

不管生母是谁,舅舅的孩子都是她的表兄弟,所以黛玉待贾环和宝玉是一样的态度。这会儿黛玉和惜春过来了,贾环也凑了过来跟黛玉打招呼。看着黑了却长得比以前结实了的贾环,黛玉也多少有些恍惚。

若她真有个弟弟,那该多好呀。

贾兰是跟着贾环一起上前的,一个口中唤林姐姐,一个喊着林姑姑,小叔侄虽然年纪相差没几岁,却整好隔了一辈。

没有什么风尘仆仆一说,因为昨晚林珝与黛玉惜春住在林家,一早坐马车回洞府后,黛玉还特意换了身上这身她自己设计的既可以居家也可以骑马的衣裳。不过几息的时间她们就从京城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关外,也就更没有旅途劳累,舟车劳顿之说了。

客栈已经被林珝一行人包下来了,这会儿客栈门口立着客满的牌子,窗下支着一张给穷书生等朋友的桌子。哪怕没有关上客栈的大门,也不会有人时来打扰林珝一行人。

不过早起的时候,格兰还是象征性在客栈门里支了个小架的屏风。

不耽误进出,却能略微挡一挡过往行人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