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么一个长寿的三朝老太,皇后也只是说了些尽量低调些便允了这种‘超规格’。
罗宁明白皇后的意思,也知道以她与林如海是林珝养父母的身份,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都可以通融,御史什么的也不愿意得罪去修行的瑶光公主。可还是决定东西可以用最好的,但葬礼什么的都低调着来。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给贾母身后事准备的东西一点一点置办好了以后,原本是放在库房里的,不过在入库的那天正好让被人抬出来溜弯的贾母看见了,于是贾母又不由问了一回这些东西都是给谁准备的?
听说是给她准备的,坐在软椅上的贾母还一脸懵逼的问罗宁,她早前准备的东西呢?
见贾母又糊涂了,罗宁就只忽悠她说是她的那套是早年准备的,不时兴了,都拿到五台山上供着去了。
又说什么用那些东西给她当替身,在佛前祈长寿,祈来生十全十美。最后还哄贾母高兴的说什么如果十年后这些东西她老人家还用不上,也会再换一批新的,旧的仍旧拿到五台山上供着去。
贾母一边想着她还能不能再活个十年,一边又一脸感慨的说什么她今年都七十多快八十了,可活不到那么久。
一听贾母这么说,罗宁就抹了把脸。
她就听说有人永远十八岁的,没想到还有人可以一直活在七十多的记忆里,真是活久见了。
糊涂了的贾母也忘记了她儿孙都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还时不时的问一回贾赦和贾政,以及贾琏凤姐儿宝玉几个怎么都不见了?
罗宁能说什么呢?
说他们没教养好,全让皇帝给砍了?
不想让贾母来个脑溢血草或是心梗什么的速死开局,罗宁就不能说实话。只能忍着无语说什么元春封妃了,贾家的老少爷们都鸡犬升天了。所有人都得了实差带着家小外放去了,过两年就回京述职了,且等吧。
贾母一听这话,又说贾琏凤姐儿是年轻夫妻,很不该分居两地,怎么大太太和二太太也都跟着去了?不光说儿媳妇,还说咋还将宝玉哥几个也带出去了呢。“珠儿媳妇寡妇失业的,咋也跟着去了?”
罗宁:“……”
巧姐儿这两年也大了,如今也出了孝,亲事什么也可以有个说法了。因考虑到贾母的身体和孝期以及罗宁可以接受的少年成亲年纪等等因素,罗宁这边也只准备先给巧姐儿将亲事定下来。
亲事定下来了,少女的心就也定下来了。之后拿之前就特意给巧姐儿准备的好料子让她去绣嫁衣和嫁妆,时间也就拖下来了。
家俱要现打的,样式什么的都叫匠人拿着小样过来给巧姐儿挑。
来的匠人不光带了一本一看就极有年代感的图录,还用一个箱子装了一些袖珍小样给巧姐儿等人看。
这个花样做出来的家俱就差不多是这种样子的。
结合着图片和实用看了一回,巧姐儿羞羞答答的挑了一套家俱样子,然后就红着脸去了贾母的院子。
罗宁叫上在出孝后扶正的平儿又细细的商量了一回嫁妆里的细节。
平儿心计手段都有,又对凤姐儿极为忠心,如今又有了继室的名份,由她和巧姐儿一块照顾那剩下的三个小孩也是名正言顺的事。
相较于罗宁是真心希望巧姐儿大几岁再嫁人的想法,平儿却是这个时代的标准心思。
她想提前将巧姐儿嫁了。
她担心贾母的孝期会影响巧姐儿的亲事。
“不妨事。”罗宁闻言笑道:“老太太是曾祖母,就算不巧赶上了,巧姐儿的孝期也没几个月。”
平儿闻言便明白了罗宁并不想早点发家巧姐儿的心思,之后平儿放下巧姐儿这个话题,又说起了贾母的身后事。
虽说大老爷和二老爷都没了,就连贾琏这个长孙也没了。可贾母这一支还有宝玉,贾环,贾兰和她们家小少爷几个孙子和重孙,如今老太太这个年纪,真真是有今天没明天,是不是提前想一想打幡摔盆的事了。
“宝玉入赘了,算不得正经的孙子了。环儿跟着赵姨娘改嫁了,连姓都改了。这个就更不算了。琮哥儿早些年被他老子送走了,到现在也没个音讯,便是一切都好,也寻不到他去。孙子辈除了兰哥儿也就巧姐儿她弟弟了。兰哥儿和她娘在关外定居,前儿到是托人送了些土仪来京城……”
到不是李纨和贾兰还念什么旧情,不过是借着送土仪这个事告诉京城这边的人兰哥儿娶媳妇了。
原本罗宁就算是知道了贾兰娶媳妇了,也未必会收拾一份贺礼让人送过去。
毕竟在罗宁这里,那娘俩都直接成了‘远亲’。
现代人对亲戚什么的,真的有些冷漠。除了谁家遇上红白喜事了或是有什么事需要打听帮忙了才会联系一下亲戚,平时也就过年的时候才会走动走动了。
这还是近亲,远亲怕是连认识都不怎么认识了呢。
按罗宁的远亲标准,你成亲就成亲,她才不随份子呢。可李纨巴巴的让人送了消息过来,还特意送了些关外的土仪,脸皮薄一些的,就没办法不回礼了。
哦,也不能说回礼,只能说是随份子。
只当自己高价买了份关外特产的罗宁,仍旧没想要跟李纨娘俩保持什么关系。这会儿提起来,也只是淡淡的。
“通知还是要通知的,来不来的就看他们娘们方不方便了。”说完罗宁就又笑了,“好在你们哥儿在京城,到时候也不至于没人可用。”
平儿闻言就笑,“姑太太只管使唤他,他虽小却是个实心眼的,再不敢不卖力气。”
巧姐儿那弟弟到底是不是贾家人,其实众人都心知肚明。平儿之所以提起这件事,也是想知道罗宁是怎么看这小儿子的。
虽然平日里罗宁待这个小孩一直与巧姐儿三个一视同仁,可平儿还是担心罗宁不允许小少爷以重孙的身份参加贾母的葬礼。
现在得了准话,平儿也算是彻底放心了。
现代人要是没有孩子还会去孤儿院或是直接领养亲戚家的孩子,虽然凤姐儿和平儿这事干得有点让人诟病,但现代妹纸表示,她就喜欢这个调调。
三心二意的渣男就应该被‘喜当爹’。
“少爷回来了。”
正在罗宁与平儿说话的当头,就有丫头进来回话,说林小弟来请安了。
贾琏与黛玉是一个辈份,所以成为贾琏继室的平儿就是黛玉的表嫂。
寡居的表嫂自是不好见年轻的表弟,于是一听说林小弟回来了,平儿连忙起身与罗宁告辞。
罗宁对平儿点头,又让丫头送平儿出去,然后才让人唤黛玉版林小弟进来。
黛玉一身利落男装,英气逼人。这几年的历练也让黛玉少了几分女儿的娇嫩之气。加之林珝给她的混淆牌牌挂在身上,就更让不知情的人以为黛玉就是林家那个常年在外的小少爷了。
黛玉从容走进正房,先是对着罗宁抱揖行礼,随后才一副自然模样的坐到罗宁跟前与罗宁说话。
“刚刚平嫂子来了?”在院子里的时候黛玉就看见了被丫头送出来的平儿,平儿没抬头的侧过身避嫌,但黛玉却没什么男女大防的心思看了一眼有心回避的平儿。“说了什么?可还是巧姐儿的亲事?”
罗宁见黛玉问便也将之前的话三言两话的学了给黛玉听,黛玉闻言又说了一回巧姐儿的那门亲事如何如何,又什么那人在街上瞧见了人什么什么的。
原本罗宁的想法就是将巧姐儿嫁给刘姥姥家的板儿,可刘姥姥家却因为那几年到荣国府走亲戚,彻底起来了。板儿更是上了私塾,如今虽然还没考中秀才,却是准备走科举仕途的。
如此一来,巧姐儿就再不能嫁给板儿了。纵使刘姥姥家想娶,也不能够了。
于是罗宁就不得不重新给巧姐儿寻摸亲事。
这给人寻亲事真不是一件好差事,俩口子过好了,人家许是会感激你用心,一但俩口子起了什么矛盾和纷争,那好了,人家就会对你各种埋怨,说你当初不上心,说你如何如何。
可问题是俩口子过日子,哪有天天都好的跟什么似的呀?
再加上这个时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婆婆还可以对着儿媳妇各种立规矩。她就是可着自己的标准给巧姐儿挑婆家,也难保不出意外呀。
可若是她不上心管巧姐儿了,巧姐儿的亲事就更不好找了。
只想着这也个没爹没娘没有亲族相护的可怜小姑娘,罗宁就不忍心不管。可管又有些麻爪闹心。
毕竟当初的案子在那里摆着呢,巧姐儿和她的三姑姑一样,能做亲的人家真心不多了。
末了,还是妙玉提醒了罗宁一句。
你只是姑奶奶,巧姐儿她老子的姑姑,人家巧姐儿也不是没有自己嫡亲姑姑的,你做什么自己在这里操个没完没了的心,放她亲姑姑逍遥快活?
对呀,迎春还在呢。
迎春是巧姐儿的亲姑姑,她也不能躲懒。
迎春算是姐妹里运气最好的那一个了,在太上皇驾崩前嫁到了北静王府不说,还因为订下亲事时荣国府还没被抄家,元春还活着,迎春这一嫁就是北静王府的侧妃。先是遇到个嫌弃北静王的正妃,又后生下了北静王的长子,日子也算是平平稳稳的过了下来。虽然她依旧面瓜似的,可罗宁这边仍是将做亲的消息透过去,再带着平儿和巧姐儿往北静王府走动两下。
如果迎春上心这事,那她就不是张落亲事的主力。如果迎春不上心这事,那回头她也好说话。
带着巧姐儿和平儿这对‘母女’去了北静王府,罗宁不光见了迎春还见了北静王正妃,将来意说了,北静王正妃那边就让迎春递了个话过来。
她那里到是有个好人选,林太太可以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