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救林如海,以那种方式离开林家是她当时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之前她从未想过那样会让敏感的黛玉受到伤害,也没想到还有那么多的人会嚼这种恶毒的舌根。
其实这种事情别说看重子嗣男丁的古代了,就是在现代也不是没有过。只是很多人背后说的这些闲话风凉话都会下意识的避开当事人。
当然,这个避开也只是避开成年人,而不是小孩子。有的人还会故意将小孩叫到跟前说些有的没的。
罗宁记得她有个同事怀二胎的时候,就有人问她的大宝宝,你妈妈要给你生弟弟妹妹了,你高不高兴?听到小孩说高兴,又说以后你爸爸妈妈最喜欢的就是你弟弟妹妹,不是你了,你还高兴吗?
类似这样的话不知有多少,让弟弟妹妹还没出生就成了哥哥姐姐心中的一根刺。
而黛玉这个,就更恶毒了。
什么要是她们,宁愿拿养不活的女儿换儿子。这种话别说小孩听了,就是大人听了心里都得犯膈应了。
林如海不是没有遗憾黛玉不是儿子的,在黛玉越来越优秀的时候,林如海也曾感慨过这要是个儿子那该多好。
可他与罗宁在一起的时间不算短了,也深受罗宁影响,对儿子还是女儿就只剩下亲生这一种想法了。
多少人还没有亲生的孩子呢,他还要啥自行车?
←_←
“那些人,你还记得吗?”虽然过去很多年了,可林如海想到自家闺女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受了委屈,仍旧觉得气愤,他都没有那种拿闺女的命换儿子的念头,那些人却替他上心了。不将这些人一一找出来,心头这口气实在难消。
一旁的罗宁也觉得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让那些碎嘴子付出代价。
黛玉闻言看了看她爹娘,又回身看了一眼站在院子里的林珝,温温柔柔的笑了,“前些年我就将他们卖给了专门为皇陵寻杂役的官伢子了。”
修建皇陵不光需要各种工匠,也需要一些粗使杂役,但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是有去无回。
或是在皇陵建好后直接葬在那里,或是拔了舌头圈养在皇陵附近的守灵村子里,等待修建其他皇家陵寝,直到老死病死。
林如海:不错,一家之主是应该有这样的心思手腕。
罗宁:还可以这样?
林珝:要不要将《明心宝鉴》给她姐安排上?
另一边,一直受林家照扶的平儿和巧姐儿那边也派人关注着放榜消息呢。
她们得到消息的时间跟林家差不多,一等到消息就拿着早就准备好的贺礼从后门去了林家。之所以不提前去林家而是等有了好消息再去林家,也是怕黛玉落榜了,场面尴尬。
一路来到林家正好看见林珝吩咐完下人正站在院子里。
行了礼,又说了两句话,那边黛玉便和林如海从上房出来了。
见二人出来,平儿和巧姐儿一边侧身行礼一边避让,当面又道了回喜,这才跟林珝一道进上房与罗宁说话去。
少时,惜春,迎春以及宁国府那边也都过来人了。
好在来的都是亲戚,这边厮见过便又分了男女前后院的分开说话用席。
直到傍晚,客人们陆续离开,林家才又恢复往日的宁静。不过看府中来来去去的下人便知道自家小主子上榜这事还是叫他们打心底高兴的。
主家越来越好,他们这些依附主家的下人们才能跟着好。若是主家不好了,他们这些下人绝对是最先倒霉的。
就是为了自己好,也得盼着这么明理和气,大方慷慨又不磨搓人的主家千好万好呀。
热闹了这一日,林家按林珝之前吩咐的那般闭门谢客了。
林如海和罗宁到是没去寺里还愿,
而是直接带着黛玉和林珝去了温泉庄子。
哪怕知道春闱没遭什么罪,又已经过去一阵子了,可只要想一想贡院的那个条件,就觉得必须泡泡温泉去去寒气。
再一个黛玉是女子,而女子也是最不能受寒的。回来宫寒腹痛更难调理,于是一家四口便来温泉庄子泡温泉,顺便躲清静。
黛玉的作息仍旧非常规律,依然是看书看邸报,再让林珝帮她收集一些时事消息,积极备战殿试。
放榜后没几日就是殿试,林珝下意识的不想喝酒,以免喝酒误事再影响了或是耽误了黛玉的殿试。也因此,林珝日常的消遣就只剩下了泡温泉和教导帝王章妹纸了。
时间一晃而过,就到了殿试的那一天。
前一天,林家便进了城,之后又早早吃了晚饭便吩咐黛玉早些回房休息。
黛玉紧张的睡不着觉,还是林珝看不过去直接将人弄睡的了。
殿试不比春闱和秋闱,不说见驾的紧张吧,就是规矩也更累人。
按本朝规定,寅时一刻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也就是贡生都得在宫门口排队。先按春闱的名次排好队,然后再由之前的考官等相关人员验明证明,确定无误后,时间差不多就到了卯时半。
别看卯时半还未入宫,可人却是丑时就要起来。不早些就寝行吗?
对了,这一日还要上早朝,所以这些考生们还要在所有官员都进宫后,再排队进入宫中偏道处等候考试。
因不知道早朝会进行多久,所以他们必须提前等在这里,以免让皇帝等他们。
早朝结束后,不相干的官员出宫办差去,留下来的就是参加殿试的官员了。
之后宫人按人数将矮桌及文房四宝等物摆在大殿内外,名次靠前的按名次排了座位在殿内应试,名次靠后的就只能在大殿外了。
考生入场先给皇帝磕头,得了皇帝的训话才能来到桌前准备考试。
殿试几乎不存在作弊这种情况,皇帝当场出题,然后翰林院的侍读将皇帝出的题抄写几份放在大殿和大殿外。
皇帝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监考,中间还要去处理政事和吃饭休息。大殿这边就都留给这次的主考官和皇帝添进去的监考官们了,这些大人是可以吃些点心喝些水,或是忍无可忍的去出个恭的,但一般都会被宫人领到专门的地方。
相较于皇帝和那些主考官监考官们,这些考生却是不能离开的,除非真的忍不住非要出恭,几乎就是呆在桌子后一动不动的应答。
为了不出现什么尴尬的事丢了大好前程,考生们一般都是不敢饮食,一直挺到最后的。
又渴,又饿,又冷,又紧张,一般人都会有尿急的情况。
一紧张就尿急,一尿急就更紧张……隐在大殿的林珝都替那几位尿急的考生捉急。
悄悄的来到黛身跟前,传音与黛玉问她需不需要自己替她一会儿。黛玉微不可查的摇了下头,继续低头答她的。
相较于旁人,黛玉倒是半点不紧张。
也不是不紧张长,但她的紧张和其他考生紧张的方向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