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户部没钱 在场不是皇子福晋就是宗室福……

西林觉罗氏捂着帕子笑。

林黛玉扫她们两眼,心知确实是这个道理,也就不再说这话。

太子妃的动作很快,东西隔天就被送到户部。因为这些东西牵涉甚广,谁也不知道哪件是哪位福晋的,只知道名单在太子妃手中,户部不敢中饱私囊,很快就将东西折合成银子,用作赈灾款项。

万两银子听起来很多,但对灾情却是杯水车薪。不过有总比没有好,而且各家福晋们都捐了,福晋夫家、娘家的门生不用意思意思?因为面子关系捐钱的还是小数,那些想巴结的却是大数,除了官还有商,掏出来都是大钱。

消息传到康熙耳中,褒奖的圣旨从山东就传回来。一同回来的还有胤禛,康熙派他掏钱来了。

林茈玉一手接过康熙的赏赐,另一只手悄悄给胤禛拱手道歉。

这种得罪人的差事还是派你来了,虽然不是故意坑你,但是有点好笑。康熙也是个坑儿子的,幸好你最终成了雍正帝,不然就凭你这个得罪人的速度,不当皇帝就当靶子。

但都是被坑,怎么胤禛就被坑成了雍正帝,贾政就被坑的在家不敢出门呢?

林茈玉坐月子期间康熙处死了索额图,湖广案件画下句号,转而山东瞒报灾情案件提上案头,追查还没有结束。而贾政随着湖广案件一同沉寂,除了仇恨,他仿佛什么都没捞着。

满月宴都结束了,吏部侍郎都跟着康熙跑去山东了,他还是什么都没捞着。

当年诸葛亮扶不起刘阿斗的时候大概就是这个心情:愁啊!

有人扶不起来,有人能扶起来。胤祐出征数月,终于在十月中旬大胜,请旨班师,并请旨令派刑部、兵部官员前往整顿。

康熙大喜准予,但圣旨来回加上班师回朝路程所需时间,等胤祐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冬月。

寒冬腊月临近年下,康熙却还没有回京的意思,处在山东的林瑾也没有要回京的意思。反倒是江南的胤祉、胤裪上奏,说江南因为提早准备,灾情已经得到控制,但二人还请调户部库银,确保灾民能平安过冬。

前几年南巡时,圣驾可谓声势浩大,每停在一处总要花费上万两,全程几十万不止。可一夕灾情四起,户部的库银忽然不够用了,前些年的奢靡恍如隔世。

如果人的视线有实质,那么就会发现,不少人的目光都盯向了胤禛。

却说胤禛奉旨回京,刚从皇子、宗亲、大臣的门生、下属中掏了一笔银子出来,正是被所有人嫌弃的时候。偏偏在这个时候户部的银子再次告急,他感觉自己浑身被扎了刺似的。

本就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冷面闷骚,现在更是浑身都仿佛散发着冷意。胤祐到户部公干,没进门就感觉到一股冷气。

“四哥,你在这呢?”

“嗯。”胤禛抬了抬头。“有事?”

“我不是刚从外头回来?随我回来的将士名单送到户部来,一会还要递交去兵部。四哥你继续忙,我先走了。”这个冷气含量怎么看都不像是好相处的,胤祐当机立断,放下名单就跑。

胤禛身上的气压又低一分。

本来就是冬季,坐在旁边的其他户部官员只觉得屋顶仿佛漏了风,这寒气吹得比外面的风还冷。

一个官员哆哆嗦嗦站起来:“四贝勒,这是这两年户部的支出,您请过目。”

另一个也小心翼翼过来:“四贝勒,您要的近五年户部收支记录总览。”

此时的户部是归八贝勒胤禩管的,但康熙要钱,要钱又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所以原本平易近人的胤禩忽然就不好找到人影了,整个户部的官员见到胤禛就像老鼠见了猫。

“贝勒爷,这是近十年赈灾款项拨付的记载。”

“放下吧。”有康熙口谕,胤禛把户部账本调出来不少,面前桌子摆满了一半,越看脸色越黑。

他是亲自去赈过灾的人,对赈灾需要的银粮都有个大概估算。比如一两银子可以最少买一百斤米,足够一个粥棚施粥一天,搭建百个粥棚一天也才一百两,这些施粥每天千两的是真敢记。连搭建粥棚费用、人工成本、柴火等等都算进去,也绝对不可能一千两。

隐瞒灾情、夸大灾情骗取赈灾银子的都一样可恶!

铁青着脸看完这些,胤禛抬头:“这些借银子的是怎么回事?”

几个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说话。

“既然你们不说,那我就奏禀皇阿玛,说户部还有库银,你们自己想办法吧。”这烂摊子谁看谁头疼,胤禛也是人。

“四贝勒,贝勒爷恕罪。”几个人唯唯诺诺,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地解释起来。

朝中上到皇子下到朝臣,都有俸禄份例,但那点俸禄银子也就够吃饭的。

一品大员每年一百八十两,到五品一年也就八十两,除了能吃饱穿暖,别的半点不够。但京城里这么多人,还都是权贵,不比吃比穿?就算不比,走动关系总要花钱吧?

老师过生日,你的师兄送了块名砚,你的师弟送精致摆件,你送两叠宣纸?那必然不行。不行,就得想办法弄银子,比如借点不还,比如趁职务便利报账的时候多报点贪污下来等等。

吭吭哧哧地说完,看胤禛脸色难看,一个官员硬着头皮:“贝勒爷,这么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也都成习惯了,没法要啊。”

“是啊贝勒爷,您看上头那几位,这怎么要啊?”

能排在前面的都是老臣,甚至还有比康熙年纪还大的老臣,别说这些户部官员,就是康熙本人恐怕都没法开口。

胤禛的脸色更黑了,甩下账本起身离去。

几个官员齐刷刷松口气:“这位四贝勒还真是吓人。”

“可不是,这气势。不过户部的事哪有他想的那么容易?这位贝勒爷小时候跟着孝懿皇后,后来跟着德妃娘娘,没受过缺钱的苦,不懂咱们的难处啊。”

“这么些账本都翻出来,快收拾吧。”

说着话他们就凑到桌前。其中一个人走到胤禛坐的位置,伸手将被扔到地上的账册捡起来,抬起头,却见早已经离开的胤祐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回来。

“哎呦喂,七贝勒,您还有什么事吗?”他一张嘴,其他人手忙脚乱过来行礼问候。

胤祐左右看看:“没事,太长时间没过来,走错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