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同样是架桥,在这些沟壑上架桥,难度就比在莲花溪上架桥小多了。
毕竟这些沟壑都不宽,也不是太深,大部分只要在两边打两根水泥桩,在上面盖一块桥板就行。
两个人逛了一圈,只是做了一个初步规划,具体要怎么修路,还要等专业人士勘测完地形之后再说。
现在张恒手下的刘总工正在忙着建桥,没时间琢磨修路的事情。
“老陈,你承包这么大一个农场,能忙得过来吗?我怎么看大部分地方都荒着啊?”
不等转完,张恒就发现了陈洋农场的毛病,地方是够大,就是太荒凉,除了距离村子最近的马头山一带,其它地方几乎连个人毛都看不见,眼睁睁看着偌大的农场荒废着,就连张恒都觉得心疼。
“哎,没办法,谁让我们村的人少呢,年轻力壮的,几乎都进城打工了,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弱病残,能有这么多人到农场帮工,已经是我们村的极限了!”
陈洋也是一肚子苦水,放着这么大的地盘不利用,放着自己系统的加成白白浪费,他比张恒可心疼得多。
“那你为什么不到附近的村子招人呢?就算来的人不多,每个村子总能招几个吧,多少也能缓解一下压力不是。”
“对啊!”陈洋一拍额头:“老张,还是你有见识,我光看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了,竟然把对外招工的事情忘了!”
陈洋并不是天生的管理型人才,相反,他对管理是一窍不通,要不是有一个泼辣的大娘刘修枝,光是村里这帮老娘们就够他喝一壶的。
一直以来,陈洋都只想着怎么让本村在外打工的人回来,从来就没想过还可以雇佣外村的人。
这就是思维定式在作祟,莲花村的人有什么活要找帮工,从来就没找过外村的人,所以,陈洋也压根没想到这一点。
张恒和陈洋不一样,他做了好几年的生意,比陈洋的经验丰富得多,在他的施工队里,有张村的,也有李村的,还有赵村的,更有马村的,都是农民工,管他是哪个村的,只要能干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