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良知 【有情节描写】他恐惧的是自己的……

就在他以为ginger会在结尾揭示自己的诡计性叙述的时候,他忽然目光一凝。

主人公习惯性地打开信箱取走他的信件,他麻木地拿着信封准备离开,却看到了自己的邻居也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对方熟练地打开信箱,从里面拿出了一叠信件,却不小心掉了一封在地上。男人就像没看到似地走了出去,留主人公一个人低下头看着那封苍白的信。

他弯下腰把信捡了起来。

没有寄信地址,没有邮戳,没有署名。

信封上只是写着一个名字。

李贤泰“啊”了一声,愣愣地看着最后一格中的画面,半晌都没回过神。

出人意料。

十个看了《给我的信》的读者中十个都会如此评价最后的结局。

李贤泰也上论坛里看了不少相关讨论,许多人在没看完时都想到了他猜测的那种可能性,但最后也都被ginger摆了一道,简直被骗得很惨。

对于这部漫画中仍然留存的诸多悬念,读者们也有许多不一样的看法。其中某位悬疑漫画爱好者的解析点赞最高,得到了最多认可。

【大家争辩的问题有好几个,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我想把它们放到一起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主人公还活着吗?

我的回答是:我认为他已经死了。不仅如此,漫画里出现的所有人物都是已经死去的人,换句通俗一点的话来说,这栋楼是栋鬼楼。

第二个问题,信是哪来的,或者说写信的人都是谁?

我认为信来自所有和主人公有过接触的人,他们也许并没有真的拿出信纸,在上面写上自己想对他说的话,但也许只是一个念头或者一个回忆,这些思绪就会变成信件,出现在主人公的信箱当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信都来自不同的人,提起他的口吻和情绪也大不相同。

第三个问题:那些幻觉是什么?

我倾向于有些幻觉或许只是幻觉,有些则是主人公记忆中的场面。至于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就需要大家自己判断了。为了避免被ginger老师打脸,容我先不说准话。

第四个问题:这个结局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是我最没有把握的问题,因为可能性太多了,我只能说一说当我看到结局时的想法。

ginger老师设计的这个结尾揭露了一个设定,也就是在这栋楼里,每个人都会收到给自己的信。

但这也是让我最难过的一点。

主人公因为这些信受尽折磨,而真正犯下罪行的邻居却对它们视若无睹。

只有存在良知的人才会被良知谴责,这难道不是人性中最为不公、最为绝望的事吗?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