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继承唐廷皇位的李晔着手开始削藩,身为义成军节度使的李天衢也属于提防要被朝廷削权节制的目标之一……然而李天衢得知此事过后,却悠然的踱出了牙署节堂,在庭院内朝着西面慵懒的拱手微微欠腰,并道了声“谢主隆恩……”
从皇帝的立场上考量,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专制,而开始实施削除诸侯与地方割据势力的权力这般政策,这当然为了长治久安、江山稳固。但是一个人有理想抱负,与他能力高低也是两码事。有理想,又有能力,那才叫高瞻远瞩、英明神武,否则不止是好高骛远,更是要搬起石头往自己的脚面上狠狠的砸……
因为李天衢很清楚,如今太过冒进的李晔不但对付远在后世四川地界的陈敬瑄,很快他又将去招惹到他绝对不应该招惹的人物……削藩?天下这等形势,你又有那个能力么?偏偏要头铁触怒那一处本来应该好生拉拢的强藩,到头来,应该还是会落得原本轨迹中的那种下场:
一通操作猛如虎、被人打成二百五。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唐廷李晔眼下是意气风发的要重振朝纲、扫清诸藩,他的所作所为也将引狼入室,反而让自己终究要成为被藩镇逆臣弑杀的窝囊皇帝……
不过只眼下而言,李晔继位之后便迫不及待的锋芒毕露,这也招惹的天下大多藩镇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长安那边,且看朝廷还能闹出什么幺蛾子来……李天衢之所以故作模样的朝着西面拱手道谢,也正是因为秦宗权既然已再不是威胁到自身安危的心腹大患,趁着朱温等人也都不由暂停下手来,观望李晔那边的动向,那么自己也正可趁着这段时日施展原来策划好的那一场阴谋……
第182章 被坏了好事,当然要从中作梗
数日之后,李天衢便遣使向泰宁军齐克让发书信告知,与朱温、朱瑄等几处藩镇联合既已重创秦宗权反军,而且孙儒、赵德諲、郭禹等蔡州贼众大小将官纷纷自立倒戈,秦贼道尽途穷,已不足以再威胁到周围各处藩镇,故而也是时候由他亲自拜访亲家,入泰宁军地界欢喜迎亲。
齐克让本来便与李天衢亲近,而且于几处藩镇抗击秦宗权之时作壁上观,又听闻义成军几场战事在李天衢的指挥下打得顺风顺水,也一改先前静观其变的态度,乐不得尽快要与李天衢联姻,以促成两处藩镇能够维持长久相互策应的关系。
然而义成军与泰宁军之间的通路官道,这些时日却凭空出现了数股流寇马匪。不但大肆掠杀途径的行商车仗,尤其以来往的藩镇牙军为重点袭击目标。
李天衢、齐克让之间来往信使,也曾都遭遇伏击,都折了一定的兵马。不但费了好大周折,才能面前维持相互间信息的传达。
而且那几股所谓的马贼来往劫杀时,虽然曾放出口风说是脱离了秦宗权到处辗转的流寇,可是他们就只盯住义成军通往泰宁军之间的陆路官道,而且随着与齐克让约定的迎亲之日愈近,李天衢这边东行的阵仗越大,往往也能吸引得那些拦路绝道的马贼好似凭空增兵,磨刀霍霍的就专等候义成、泰宁两处藩镇之间来往的部众……
“当真就只是流寇马贼么……?”
白马城帅司府衙当中,李天衢冷笑着念道。在场绝大多数幕僚将领其实也都很清楚,所谓从秦宗权反军脱离出来的小股流寇,纵有漏网之鱼,也早被宣武、义成、天平几路藩镇打得亡魂丧胆,再借给那群贼厮们十个胆子,也决计不敢仍在李天衢、朱温以及朱瑄等几处藩镇领地的眼皮底下瞎晃悠作歹。
而天平军掌控的疆土,几乎就挡在了义成军、泰宁军中间。那么不想因为两处邻道藩镇的结亲联姻而两面受到掣肘,而只有李天衢自己深知更是坏了他们好事,所以要从中作梗的主谋又是何人……
出没于通往泰宁军的官道间所谓的流寇马匪,也必然是朱瑄、朱瑾兄弟派遣麾下牙军刻意要进行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