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唐末大军阀 云霄野 1859 字 2023-03-08

朱友贞闻言一怔,随即他立刻想起国难之时背离出走的赵岩,陡感心揪的痛楚,他惨然一笑,也叹声说道:

“势已如是,若出长安,一下此楼,谁心可保?”

本来按正史的轨迹,康延孝献策奇袭的是宣武军汴梁,朝堂也有大臣力谏朱友贞应当西奔洛阳,而再尽可能招聚各地梁军继续与后唐大军对抗。然而当时同样也是彻底心灰意冷的朱友贞,便拒绝西逃,以为他自知一旦离开汴梁,也就更不能保证朝堂臣子、诸路军旅仍会继续忠心于他……

何况如今康延孝已经杀至长安城下,能不能突围出去投至凤翔府,这还是两说。更是万念俱灰的朱友贞,现在也只是一个念头:如若当真无法迫退魏、晋两国大军,他就算要死,也要死在长安。

敬翔闻言后默然片刻,他忽的却又道:

“陛下既心意如此……臣所荐之策,只怕保不住我大梁国祚,只能说为保住陛下一脉宗室更添几分指望……只是这般提议,当真有愧于先帝恩典……往陛下听过之后,则赐死老臣便是……”

第621章 敬翔辅奸雄,成帝业。明节竭忠,亦可称忠贤

朱友贞不明白敬翔所说保不住梁国国祚,却要想方设法保住他的性命又是何意。但是如今绝望已极,当真已是没有任何办法,朱友贞也只得哀声说道:

“方今国难临头,纵然九泉之下也实愧见父皇……过往亲信奸佞,未曾听爱卿上谏忠言,方知铸成大错,悔不当初。而我朱家基业若不能保全,此皆朕之过矣……而爱卿有何良策,望请明言!”

“老臣惭愧,何来良策?只是依如今这等形势,为保全先主后嗣,也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罢了……”

敬翔叹声说着,忽的又道:

“陛下,倘若杀至长安城下非是魏国大军,而是晋人……我等又将是如何一番处境?”

朱友贞一愣,也立刻回道:

“我朱家与河东李家乃是不共戴天的世仇,若是晋王李存勖攻破长安,朕自然宁可尽早自裁,而不愿落到仇人手中受辱……可是魏帝李天衢,虽然不及河东李家那般与我朱家仇怨深重,可也依然是我梁国世敌,他又如何肯放过朕?若是魏国攻占长安,与其被敌军擒执住受死,朕也仍当先行以死谢罪……”

敬翔闻言,却摇了摇头:

“陛下,我朝今番之所以国祚难保,不止是因镇国军潼关倒戈投降,而致使我梁国东面天险门户大开,猝不及防,而让敌军杀入腹地……也是因为魏、晋两大国一并兴兵来犯,我军实难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