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军将上下浑身素白的敬翔一番,忽的冷笑一声,随手甩开被他揪住的家丁,便沉声说道:
“足下便是当年朱温帐下首席谋臣,先前官居梁国宰相的敬翔敬子振?我乃大魏殿前司下辖四军都指挥使康延孝,当初梁国尚还掌控陕虢军时,也曾在藩镇牙军中任职。
如今梁帝殒命,长安外、内、皇城也仅由我军攻取。而久闻相公大名,是以便由我亲自前来崇正使府,暂且监管梁国公卿朝臣,而看相公这般架势……是因梁国覆亡,遂打算为朱家殉死?”
第626章 你投你的明主,我有我的坚持
即便康延孝的目光意味深长,直直的朝着这边凝视过来……周围还有数十魏军锐卒持刃相向。敬翔面色平静,环视一圈厅堂内外的这一众不速之客,便说道:
“原来是康将军,你统领五千骑众奔袭长安,立下奇功,而当初统掌陕虢军的先帝义子朱友谦尚未曾向魏国投降时,你说还曾于藩镇牙军中任职……看来我梁国又错失一员将才啊……
唐末乱世、群雄割据,但凡要在这般世道建功立业的智谋勇烈之士,当择心目中的明主而事。而康将军于我梁国效力时名声不显,如今却得魏帝委以重用,斩获大功,看来转投魏国,的确谋得更为远大的前程。”
敬翔然而正说着,忽的他话锋一转,又以十分决绝的语调说道:
“只是各为其主,无论梁、魏,乃至效力于诸国各藩的有志之士,也有各自不同的志向。在下当年科举落第,颠沛流离,只得以为人写书信名牒过活,全蒙我梁国先帝知遇重用、信任有加,方才建功立业。
在下只愿报答先主恩义,至今二十余载,虽曾名为朝廷宰相,实愿以朱家奴仆自居,即便先帝遇刺身死,朱家子嗣、梁国社稷仍在,也当如侍奉少主竭忠尽节。
然而如今先主宗室子嗣已经绝尽……如今这般形势,即使张良、陈平再世,也无力延续梁国社稷。在下不愿眼见自己所效忠的国家灭亡,故尽死节明志,到九泉之下向先主谢罪……我大梁疆土,只得由魏国兼并,也无法再扭转局势,难道将军却不肯成全在下的心愿么?”
康延孝听敬翔说罢,也不由皱了皱眉头,而方才他引兵往梁国崇政使府邸这边赶来时,途径几处权贵公卿的官邸,先后也都已知晓梁帝朱友贞身死,而御前禁卫军旅悉数降从,长安皇城也已被魏军攻占的消息。
那些梁国朝堂的达官贵人,一边焦急的喝令下人私藏财物,一边几乎都指使仆役打开府门,巴巴迎候着魏军部众前来记录他们这些亡国降臣在册,就差没敲锣打鼓的热烈欢迎王师大驾光临了……
康延孝自知敬翔本为朱温帐下首席谋臣,即便这些年来受打压排挤低调了许多,可他的名气无疑是方今梁国尚存的元勋旧臣当中最大的一个。也不耐烦理会那些投降得特别干脆的梁国功勋重臣,康延孝打发麾下将佐前去应付其余人等。毕竟控制住了皇城宫闱之后,要排查其余梁国重臣到底是降是逃,还是意图继续抵抗下去……他第一个要确认的就是敬翔的下落。
然而眼下听敬翔话虽然说得客气,可截止到目前为止,他是唯一一个摆明了就是不肯投降,而且态度坚决、视死如归,笃定了心思要自尽尽死节、殉国难。
康延孝遂冷哼一声,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