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皇甫晖是那种魏博军出身的典型五代牙兵,他在李存勖昏聩失政,导致治下人心散乱的情况下,再煽动魏博军出身的部众叛乱,才能达到“一夫夜呼,乱者四应”的效果。
可如今皇甫晖是魏朝治下的兵,魏博军被拆分四散,会受他煽惑的士兵极为有限,却因秉性使然,仍要头铁闹事……那么他也就只能是个骄横无赖、自寻死路的小卒子,根本不足以掀起风浪,也已不会在史书中也不会留下任何事迹。
王彦章回过头来再与王晏球商议军情,便已将惹得他怒发的乱兵小卒忘在脑后。瞧着帅案上标示着横海军以北山川地势的舆图,王晏球伸出手来,朝着北面与沧州接邻的蓟、涿二州,便道:
“全仗仁兄勇猛无双,杀得晋人亡魂丧胆,迫使李嗣源弃守清池,只得北上至涿州范县招聚余部牙军。而契丹人趁势南侵,如今卢龙军节度使李存贤身故,李嗣源南北受敌,处境已是十分被动。只不过……如若挥军再杀入卢龙军境内,也极有可能遭遇契丹兵马。
即便我朝与契丹相互遣使来往,至少眼下而言,还算是邦交敦睦。可陛下曾晓谕我等,契丹终究是塞外族类,自古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如若得势,也必然会有南顾觊觎的歹意。北讨晋人,固然是头等大事,只是我军如若急于讨灭李嗣源所部晋军,也难免要让契丹人坐收渔翁之利。”
“夺回清池城,进而再收复横海军全境,如此好歹也能告慰高思继贤兄在天之灵了……至于契丹……哼!陛下雄图伟业,非但已收复河西汉家疆土,我朝既为中原正朔,当年唐室安东都护府下辖九府四十二州,当然早晚也要拿回来!
契丹趁着中原乱世,非但兼吞塞北诸部,也已入关侵占燕云州府……毕竟晋人乃我朝首敌,陛下只是一时权宜,且先稳住契丹。可卢龙军北面军州,乃至关外昔年安东都护府治下疆土,也不会再任由契丹霸占下去。”
王彦章沉声说着,他的目光移到标注沧州左侧,又道:
“横海军以西的瀛州(正史后晋时割让于契丹,经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夺回后改称河间府),尚还处于后唐治下,那处州府北拱燕云,南临青、济,治下河渠密布、官道纵横,也是水路要冲之地。
镇守瀛州的任圜虽是文臣,可早年身为昭义军节度判官,于李嗣昭战死后一时代领牙军,号令严明,倒也不可小觑……而任圜眼下固守治所城郭,严防我军向西剑指镇、定二州,对李亚子所统领的晋军形成夹击之势。他若是出城迎击,便可伺机一股破之,进而攻取瀛州。
可是那任圜倒也甚是谨慎沉稳,他采取固守之势。如果强攻瀛州治所河间,也暂无速夺城关的良法……”
王晏球闻言点了点头,旋即又道:
“而横海军西北面……便是依附于河东李家的北平国,那王都发动兵变囚禁其义父王处直,篡权称王,也仍上表向晋主称臣。北平国延承旧时义武军藩镇易、定两处军州,地狭民寡,兵不过数万。终究也只是蕞尔小邦,我朝与晋人会战,北平国襄助转运粮秣军资,而为晋军摇旗呐喊。
不过易州与李嗣源退守的涿州邻近,如若我军北进,也已能触及北平治下疆土。那王都不能再倚仗我朝与晋人疆土间隔意以图自保,他无法再置身事外,也有可能调派军旅,做为偏师与李嗣源协力同我军对抗……”
王彦章与王晏球在舆图上指指点点,详议与横海军藩镇邻近的州府形势。然而未过多久,却有军校前来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