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页

唐末大军阀 云霄野 2198 字 2023-03-08

在契丹众臣看来,耶律阿保机的第三子耶律李胡眼下还不过十几岁的年纪,而且为人残暴鲁莽,虽然得他母后述律平的宠爱,却向来也不受其父皇阿保机的待见……更兼如今契丹国情形势险恶,也决计不能让耶律李胡再继位来祸害他老子的江山社稷,所以契丹宗室贵胄、文武官员也都忽略掉了三皇子这个选项。

那么新君的人选,便将从大皇子、二皇子当中选出一个的话……

按在场契丹众臣看想来,国主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比起他那二弟耶律德光要大出三岁,而自幼聪颖好学,也深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与器重。而他年仅十八岁时,便由其父立为皇太子,实际上已具备契丹国皇位继承人的身份。

而耶律倍为契丹吞并渤海国出力甚多,按耶律阿保机取天、地、人三才之寓意,他与妻室述律平为天皇帝、地皇后,而又册封皇太子为人皇王,兼为渤海国主,赐予天子冠冕。实际上也就确认了耶律倍在契丹位于其父母之下,但是却凌驾于万众之上的地位……

所以眼下耶律倍虽然远在后世黑龙江省地界坐镇东丹国忽汗城,述律平却又是有意要即刻举办耶律阿保机的葬礼,也使得她长子赶不及来参赴父皇的丧葬仪式……但是耶律倍在契丹国内的呼声甚高,在临潢府西楼这边,也仍有众多支持他的臣僚。

然而关于耶律倍继承帝位,其中的变数则是……他虽是文武全才,非但善于骑射和谋略,而且才识出众,文化修养很高。但耶律倍博学多才的方面,却体现在他熟识汉家阴阳、音律、历法、医药、书画……等诸多方面。这在很多契丹贵胄看来,大皇子痴迷汉学,就好似入了魔怔一般,而且作为汉化程度最高的皇子,耶律倍主张摒弃契丹国体,举国全盘汉化,什么胡汉分治,就是以汉治胡、以汉治治,直接确立以汉学儒家为治国之术,这也深深地犯了他母后述律平的忌讳……

反观二皇子耶律德光,虽然同样熟识汉学,可还是以草原本位为主,能拿捏得清其中的分寸……虽然较之耶律倍年纪更轻,但是于军事、政治、御下等方面也已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所以国主耶律阿保机,同样对自己这个次子甚是其中,也有意要将不少军国大事交由他考量权衡。耶律德光少壮年纪时,便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按史载所述“从太祖破于厥里诸部,定河壖党项,下山西诸镇,取回鹘单于城,东平渤海,破达卢古部,东西万里,所向皆有功”……交出的战绩同样十分亮眼,乃至还要在其兄长耶律倍之上。

眼下天皇帝耶律阿保机已然过世,而地皇后述律平与大皇子耶律倍在治国理念上的对立与冲突,也逐渐地明朗化,那么她显然更会支持由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可是支持大皇子的朝臣同样也有很多,再加上他被尊为人皇王,在契丹国内仅次于天皇帝、地皇后的地位,可以说耶律倍、耶律德光无论由谁来继承皇位,在场众臣也都不会感到奇怪……

只不过若是大皇子继位,想必也是皇后述律平与支持二皇子的宗亲贵胄、文臣武将所不愿看到的;由二皇子继承皇位,那么支持大皇子的派系必然十分不满,以后也还会内部动乱的可能……所以在场众多臣僚一个个神情沉重、如丧考妣,绝大多数人心中却都在想着:

我契丹皇位,到底将会有大皇子……还是二皇子来继承?而地皇后又会如何作想?

第1313章 名为殉葬,实则血腥肃清

葬礼的仪式暂时告一段落,现场的氛围,仍旧显得十分压抑。然而述律平依然只是沉着张脸,面色森然,似乎没有半点活气儿,乍一瞧去,甚至就好像是中原丧葬时所常见的纸人儿……也显得她这个契丹皇后保持威仪的同时,却又透着几分诡异……

契丹众臣固然必须要参赴国主耶律阿保机的葬礼,而他们另一个目的,自然是要尽快确认契丹国的皇位到底会由耶律倍、耶律德光这哥俩当中的谁来继承……

眼下大皇子并不在临潢府都城西楼,那么皇后述律平也很有可能顺势推举二皇子继位。可是这件关乎国本的大事一旦挑明了,那么支持大皇子的派系也势必还要表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