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初融激动不已,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自己能和战神用这种方式相见相识,并且还得到他的夸奖。
杜关山说:“我看了你的文章,做得很不错,年轻人未来可期。”
虽然并没有过度的赞美,听在薛初融耳中,却如同天籁,热泪差点夺眶而出。
自从家人都没了之后,他一个人跋涉千里来到京城,可以说看遍了人情冷暖,尝遍了世间辛酸,除了书院的先生,他没有得到过任何一个大人的肯定和赏识,同龄的学生即便认可他的才学,也对他的穷酸多有不屑。
这样的他,一下子得到定国公夫妻二人的认可,感觉就像一个在冰天雪地里艰难跋涉的旅人,突然间走进一个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的园子,温暖的阳光和馥郁的花香从四面八方将他包围。
难怪若宁小姐的性格开朗大方,待他如春风般和煦,几位公子也不像别家的公子那样眼高于顶目中无人,原来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亲切和蔼的人。
有这样的父母言传身教,孩子们想不好都不行,生在这样的家庭,应该很幸福吧,会不会每天都是笑着醒来的?
……
武举考试有六个常设科目:长垛、马射、马枪、步射穿扎、翘关负重、身材言语,另外还要考问军事策略和兵书兵法,考生既要根据时务和边防进行答对,也要对兵书战策有一定的理解。
杜若飞从小跟着定国公学习武艺兵法,前不久又刚参加过一场实打实的战争,无论哪个科目,都有着其他考生所不能及的优势。
因此,虽然考试的名次要等后天和文榜一同公布,所有在现场看过比赛的人,都已经默认今科的武状元非他莫属。
到了张榜的那天,杜若飞起了个大早,招呼弟弟妹妹和他一起去北苑看榜。
杜若宁却说自己要去贡院看薛初融的名次,没空陪他,让他和二哥哥三哥哥一起去。
杜若飞很郁闷:“到底我是你哥,还是薛初融是你哥,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
杜若宁笑着安慰他:“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哥你的名次没有悬念,看不看都一样,但薛初融的就不一定了,所以我要亲自去看看。”
杜若飞:“……”
这安慰还不如不安慰,说来说去还是一个意思,他这个大哥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