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一职责任重大,通常是从德高望重的文臣中选拔,与武官中的将帅配合,起到相互协助又互相制衡的作用。
眼下朝中自然不缺可担此重任之人,只是有的是明昭旧臣,有的是嘉和旧臣,大家一时也不知该推举谁更为合适。
这样的寂静中,忽有一袭青袍削瘦身影走上前来,对着杜若宁深深一揖:“臣愿担此任前往南疆,驱外敌,守边境,为陛下分忧,保百姓平安。”
第464章 你的梦该醒了
此言一出,满殿寂静顿时被打破,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这个俊朗儒雅的年轻人身上。
杜若宁也吃了一惊。
薛初融先前是说想去外地,但这个外地在她心里可不包括战乱及贫瘠之地。
就算是她的私心吧,她已经打算好了要把他调到扬州去,一来扬州富足安定,二来扬州和薛初融的文人气质也很搭。
她甚至觉得,薛初融这样的人,就该在江南烟雨里撑一把纸油伞立于石拱桥头,吟一首缠绵悱恻的诗词。
可是,现在他却突然站出来说他要去南疆督军作战,实在让杜若措手不及。
好在没等杜若表示反对,就有人先对薛初融的年纪和资历表示了质疑。
质疑之人正是常有常侍郎。
常侍郎倒也没有看不起薛初融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认为打仗这么大的事不能儿戏,应该派一个年长些有经验有资历的人方能镇得住场子。
“侍郎大人此言差矣。”薛初融温声反驳道,“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并非以年龄而论,甘罗十二为宰相,霍票姚十八岁封冠军侯,下官虽不敢与这两位相比,然也有一腔报国热忱,只要陛下予以重任,我定会尽全力守护我大周的大好河山,至于镇场子,有陛下亲赐的尚方宝剑和号令三军的虎符,还有什么场子镇不住?”
少年身姿挺拔,目光坚定,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竟让满朝的官员都为之折服,无一人再出声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