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的生活,感觉怎么样?”李青山找了一块平整的石头,擦去上面的露珠,小心坐下。
“一开始感到有些烦躁,没有那么多的电子产品,生活节奏很慢,当地人的素质也不高,总觉得很无聊枯燥。但后来,又有一种一箪食一瓢饮的简单感。”陈心怡笑着说道,“特别是这里的冥想,会带来心灵深处的宁静感。”
枫铃女士也赞同道:“都说山海界的潜力,可能比地球和蓝星更高一筹。一开始我有些不认同,但现在隐隐有些认同了。因为科技发达了,往往会过于追求物质,忽略一些心灵哲学层面的问题。”
“在我们蓝星,心灵哲学层面的探讨,是几个世纪以前的老东西,现在已经无人问津。”
陈心怡道:“嗯,地球上也是。道家思想是几千年以前就有的,至于黑格尔、叔本华之类的哲学家,也是数百年以前的了。现在,人们普遍倾向于研究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科学更容易产生成就。”
两个妹子嘻嘻哈哈,讨论哲学问题,两个汉子沉默寡言,只是看着天上的星星。
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是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
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可能迈出了第一步或者第二步,因为物质世界如此真实地摆放在眼前,想不研究都不行。
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连第一步都没有迈出,几乎趋向于零。
人类对精神世界的理解,仅限于经验范畴,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又或许,从来都没有进步过。
本质上,客观世界就没有任何颜色,没有声音。
颜色是物体表面光的反射,人类有感受红黄蓝的视觉神经,大脑无法“看到”东西,只能感受不同的神经元的电信号,而颜色,只是是大脑对外界的“渲染”而已。
色盲缺少了大多数人都有的视觉细胞。自然界像鸟、龟等动物,有四种颜色视觉细胞,它们看到的颜色比人类能感受到的更鲜艳。
换个角度来说,对于鸟而言,人类是全体性色盲。人类认为物体自带颜色,其实是大脑“脑补”的。就像现在主播小姐姐用各种滤镜,美若天仙,真人却是个抠脚大汉。
而声音也同样如此,只是听觉系统能接收到不同的频率和强度,大脑做的识别。很多动物的听觉系统能感受到的频率范围比人类大得多。严格来说,自然界没有声音,只有震动,包括wifi、蓝牙、5g信号、调频广播,这些都是震动,只是人类听觉系统感受不到。
人类听觉系统把感受到一定频率内的震动,转换成电信号传给大脑神经元,这厉害的大脑自动脑补了各种频率对应的声音,又翻译成语言,而这一切,让人们觉得是如此自然,如此客观,如此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