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胖子还算聪明,没耍花招。”吴应熊心中冷哼一声,又假惺惺的好奇问道:“卢大人,鳌中堂许诺让你出任两淮盐法道,你就一点都不动心?”
“回世子,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两淮盐法道啊,这可天底下扳指头数得着的肥差了,随便当上一任,三辈子就不愁吃喝了。”卢胖子苦笑,又说道:“可是卢某实在不敢忘记自己的根在那里,更不敢忘记三纲五常,忠孝仁义,所以也就谢绝了鳌中堂的好意,还好,鳌中堂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也没有生气,就这么让卢某回来了。”
“很好,这件事我会向父王如实禀报的。”吴应熊满意点头,又说道:“其实鳌中堂的心思我明白,他对我们平西王府真的没多少坏心,希望你过去,除了欣赏你的能力与忠心之外,还有就是不希望朝廷的军饷开支过于浩大。但他老人家在这点上也小看了我们平西王府一点,父王提出要加军饷,确实只是希望给云贵将士增加一点待遇,还有就是用来剿灭云贵境内的苗彝土司,并没有故意为难朝廷的意思。”
“下官明白。”卢胖子点头,很郑重说道:“请世子放心,王爷既然命令卑职配合你与朝廷商谈明年的云贵军饷开支拨给,那卑职就一定竭尽所能,尽全力帮助世子尽量为云贵将士们多争取一点好处。”
“很好,卢大人你是父王和我一起看好的人,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吴应熊再度点头,接着说道:“反正这里没有外人,我也给你交一个底吧,自顺治十七年以来,云南和贵州两省的军饷俸禄开支一直是三百万两,这次父王要求加饷,实际上也只是以攻代守,希望能在军饷问题上占据主动,免得被朝廷削减太多军饷,所以我们这次的目标是一年两百五十万两纹银,只能多,不能少。”
“是两百万两才对吧?”卢胖子心中冷哼——卢胖子在二十一世纪时虽然读的不是历史系,但也记得历史上康麻子六年,吴三桂与康麻子商量削减军饷开支,让步达到了百万两纹银之巨,一口气从三百万两被减到了两百万两。
心里明白吴应熊没对自己说实话,卢胖子嘴上却拍着胸口保证,保证一定帮助吴应熊守住这个底线,还有就是尽量为云贵多争取一点军饷,吴应熊也是虚情假意的连连点头,对卢胖子的忠心耿耿大加赞赏。如此没营养的话说了许久,直到双方都找不出话来客套的时候,吴应熊这才想起大家都还没吃饭,忙让仆人在花厅备饭,准备带着卢胖子去边吃饭边赏雪。
乘着这个机会,卢胖子向吴应熊问道:“世子,还有一件私事,卑职想请问世子一下,不知世子可否知道南怀仁这个人?”
“南怀仁?那个西洋来的传教士?你问他干什么?”吴应熊一楞。
“回世子,卑职略通算术,对此甚是入迷。”卢胖子答道:“卑职又久闻这位西洋传教士南怀仁南先生精通此道,传教期间,还向人传授天文算术等等学问,所以卑职想借着这个机会,到他府上拜访一番,向他讨教一点关于这方面的学问。”
“想不到卢大人还这么博学多才,我父王这次可真是拣到宝了。”吴应熊有些欢喜,扭头冲旁边的林天擎说道:“林大人,好象你认识南怀仁南大人吧?麻烦你给卢大人介绍一下和位南大人如何?”
“世子吩咐,老夫敢不从命?”林天擎笑着答应,又捻着花白胡须微笑说道:“老夫与南先生确实有过一面之交,他是顺治十六年(1959年)到的大清,经当时的钦天监监正汤若望举荐,到陕西传播西洋的天主教,一年后又调回北京进钦天监任职。康熙三年,因为汤若望带着他和一些西洋传教士编撰的西洋历法与杨光先杨大人编撰的回回历法起了冲突,被杨光先告了一状,他和汤若望一起进了大牢,被关了半年多时间。”
说到这,林天擎品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被关进大牢后,汤若望本被判了凌迟,南怀仁也被判了流放,但因为汤若望拥立当今皇上有功,又被太皇太后老佛爷保了下来。其后,汤若望病死狱中,南怀仁出狱后本应该流放广东,但不知道谁替他上下活动,借口他身体有病被留在了京城,现在住在京城宣武门内的前门西大街教堂里。”
“宣武门内,那么很近嘛。”卢胖子一喜。
“是很近,就算是步行,也就半个多时辰就到。”林天擎点头,又笑道:“不过这会内城九门已经关闭了,卢大人再怎么着急这会又去不了了。”
“那我明天去。”卢胖子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