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乌黑的头发,挽了个公主髻,髻上簪着一支珠花的簪子,上面垂着流苏,走动时,流苏就摇摇曳曳的,耀人眼目。可偏偏如此装饰,却难以掩它主人的半分风采,沦落成了衬托鲜花的绿叶。
它的主人有着白白净净的脸庞,柔柔细细的肌肤。双眉修长如画,双眸闪烁如星。小小的鼻梁下有张小小的嘴,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向上弯,带着点儿羞涩的笑意。整个面庞细致清丽,如此脱俗,简直不带一丝一毫人间烟火味。站在那儿,端庄高贵,文静优雅。纯纯的,嫩嫩的,像一朵含苞的出水芙蓉,纤尘不染。
天上仙子也不过如此!
杜荷都找不出话来形容了。
长孙皇后摇头笑道:“长乐,母后知你心意,但如此出行,只怕你们难以游的开心了。”
杜荷忙点着头,苦笑道:“公主这模样只要出了皇宫,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定会让一群自诩风流的文人雅士,接连不断的上来问好。”
长乐公主顿住了脚步,她只想着如何打扮的漂漂亮亮,却忽视了这一点。想要退回去卸妆,但却有些不舍。一个时辰前,她便在铜镜前打扮了起来。用了整整一个时辰,这才打扮好的装束,仅仅只是让杜荷看了一眼就将卸去,岂不可惜。
长孙皇后从宽大的袖中拿出了一条面巾,“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母后都准备好了!将它带上,会好许多!”她信步来到长乐公主近前,低声道:“人多的时候带上,人少的时候卸了也无不可。”
长乐公主娇嗔不依,但还是将面巾收了下来,随着杜荷一道约会去了。
他们刚走出大殿,身后的小兕子叫了起来:“皇姐、皇姐夫,玩的开心!”
第二十一章 求签
上元节在唐朝来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也是唯一一个百姓大型狂欢的节日。
每当这一天,长安城中三夜金吾不禁,皇城大开,一任百姓随兴而游。
值此普天同庆之日,长安百姓固然是举家而出。
上元赏灯乃惯例旧俗,每逢上元正夜,宫中及兆府所有花灯除外,长安百万百姓外出观灯时,大户人家人人持灯,纵然贫家小户也不免一盏。长安人口多达百万,这几乎百万盏花灯于一夜之间绽放,直使皇城辉煌灿烂,犹如火城一般。
杜荷与长乐公主出皇宫的时候,天色尚未落黑,但已有顽皮的孩童点起早已准备好的各式花灯,在街巷间欢呼雀跃,闯来闯去,偶尔有撅着屁股的孩童悄然点燃一支爆竹,装点起节日气氛的同时,引来身边小伙伴儿惊叫声声,使坊市间更多了几分纯真的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