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页

孙思邈笑道:“驸马才思敏捷,这不学医真是亏了。这一点是以前存在的问题之一,但现在已经克服!随着药效的流失,那膏状物会不断的溶解,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不见。所以说不会影响到恢复,反而能进一步的促进生肌。”

杜荷听及缘由,大喜过望。他想到了战场,在战争中一次大战下来,伤者少说上万,医疗队根本忙活不过来。轻伤还好,重伤患者几乎等于阵亡,而且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流血过多而死。

在那个时候,若有这种能够快速止血的疗伤圣药,将是万分幸福的事情,不由惊喜道:“那可太好了,孙大夫,这药若用在战场上,可以挽救无数人的性命啊!”

他一脸欣喜,却不想孙思邈却冷冷的道:“我的药岂能用于制造杀戮的战场?想也别想!”

杜荷想不到孙思邈脸色说变就变,一时不差接受不了,呆立当场,但见孙思邈一脸的厌恶,恍然大悟。

孙思邈厌恶的不是他,而是战场。作为一个宅心仁厚,悬壶济世的大夫,他对于战争有着深深的厌恶,一听自己要将他创造出来用于救人的药,用在战场上,用于杀戮场所,就如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一下子产生了抗拒之意,想都不想,直接拒绝。

杜荷沉默片刻,问道:“孙大夫,不知你今年贵庚?”

孙思邈依旧有些恼怒,但还是答道:“五十有七!”

杜荷心算了一下孙思邈出生的年份,道:“五十七岁,也就是说大夫出生时,前朝大隋刚刚建立不久,那一年隋朝建立,不久后一统南北,统一天下,然后迎来了开皇盛世。如此说来,孙大夫亲眼目睹了整个隋朝的兴衰?”

孙思邈不明所以,点了点头。

杜荷沉重道:“我记得在大业二年,隋朝的人口将近九百万户,而在天下一统,贞观初年却户不及三百万,之间损耗六百万户,死了数千万人,对于这恐怖的数字,孙大夫不知有何感想?”

第三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

孙思邈眼睛透露着悲痛的情绪:他出生于贫寒,早年在太白山求医,艺成之后,下山正逢杨广暴政,家乡的狂犬病大流行,当时他学医不精,亲手医死了许多病人。痛定思痛之下,再度前往终南山学医。

在终南山,孙思邈拜得明师,终于习得了一身的医术,再次下山时是大业八年二月,正巧遇上杨广征伐高丽,他因通晓医术被抓着当随军大夫。那一战杨广一口气聚集了四方军一百一十三万三千人,分左右十二军,由宇文述等率领,攻打高句丽。

这一战打得丢脸之极,高句丽不过弹丸之地,因水土不服打不下来也就罢了,还来了一个惨败。来护儿率江淮水师,受到高句丽伏兵突袭,败退。陆路方面,三十万隋军渡鸭绿水,高句丽兵佯败退,大军追至平壤城下,被围击。隋军大溃,仅二千七百人退还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