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讲,外交部的建立势在必行!
杜荷这里更是将建造外交部放在了首位,可见重视的程度。
“小杜大人言之有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这外交部的建立是一个全新的创举,以谋略、外交因对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是大势所趋,必然之举,臣复议!”
杜荷这一解释完毕,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同意这一决定。
最先站出来的人是魏征。
杜荷微微一笑,并不感到意外,魏征在唐朝是力主不战的官员,认为避战发展才是强国的硬道理。
这外交部的建立,预示着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会以外交为主,魏征自然是鼎力支持。
只是他没有了解杜荷的深意,外交部的建立并非为了避战,反而是为了开战,以远交近攻的策略一边与对大唐发展有利的国家交往,结盟,开拓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经济,以壮大自身,另一边用这些经济发展扩充军备,开拓疆土,并不是一味的用外交来避战,那是极其软弱的行为,与杜荷好战的本性不符。
不过魏征的同意,让外交部的成立没有了悬念,有唐朝影响力最大的三位宰相的支持,根本就不存在有反对的意见。
魏征的认可对己有利,杜荷也没有详细说明,任由如此了。
李世民对于杜荷心里的小九九却知道的一清二楚,两人都是属于好战型的人物,都有开拓疆土,扬威异域的宏图大志,平时闲聊的时候也不止一次谈到开疆扩土的事情。杜荷也不止一次表示要当霍去病。说其主和,李世民第一个不信。
“朕也觉得小杜爱卿所言极是,这组建外交部与我大唐未来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不过外交部这个名字不够贴切,就改作纵横司吧!”李世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于一个名号也很讲究的。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策辩之士始于纵横学说,纵横学说而乃我华夏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司恰当得体,陛下圣明!”谁说名臣不拍马屁,魏征这马屁拍起来不但有文化,而且还特别的香。
李世民得意的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杜荷心底郁闷,这就是差距啊,李世民只不过是起了一个名字就能够得到‘圣明’二字,想法子的自己,怎么就没人称赞了?
李世民接着道:“小杜爱卿在奏章上说开发江南的第二点在于百姓,这个朕理解。人口即是繁华的象征,想要开发江南,扩充江南的人口至关重要,只是关于这点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