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页

他走到今天,并不容易。

站的越高,越怕摔,得到的越多,亦越怕失去。

这是人之常情。就如死猪不怕开水烫,常败的人,能够不将失败当作一回事情,常胜的人,却远远没有这么豁达。

至大唐确定霸权之后,对外战争全胜无败。这就好比一支球队,因为全胜,人人都期盼着第一次失败。大唐也是如此,国与国之间,有的只是利益。即便是盟友,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友邦,实力远远的凌驾自己之上。

他们期盼着大唐的第一次失败,希望有人能够打破大唐不败的神话。在这种形势下,李世民身上的压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渐渐的就有些放不下了,心中对于胜利,也有了一股执念。

李靖道:“那陛下,臣冒昧的问一句,我大唐倘若输了,会怎么样?”

李世民先是一怔,随即大笑起来。

……

赵国公府。

长孙顺德双眼直勾勾的望着长孙无忌,只希望自己这位侄儿能够点头同意。他相信以长孙无忌在朝堂上的地位,只要他肯出手相助。不敢说百分百事成,但七成的把握还是有的。

长孙顺德也是一员有能力的将领,对于自己的军事水平有些自信。对于吐蕃,他并不了解,心中只是认为吐蕃不过的西南的一个酋长强豪。欺负地方势力还行,跟大唐没得比。出兵打他,就跟打儿子一样,没有什么难度。

长孙无忌摸清了长孙顺德的想法,想也不想,摇头拒绝道:“不行,陛下固然在犹豫之中,但最后决定的人选十之八九会是杜荷……”

“又是杜荷?”长孙顺德听到这个名字,气得几乎跳了起来。侯君集因高昌一事被李世民下了大狱,左威卫大将军李绩升任兵部尚书,他所在的左威卫大将军就成了空职,需要有人接替。当时的情况,长孙顺德几乎是不二的人选。可是杜荷横插一脚,治好了秦琼,让养病在家的秦琼抢了他的位子。

秦琼忠义无双,多次在战场上救得李世民性命,不论是文臣武将对他都要敬重三分,长孙顺德也不敢与他相争,所有的怨气都恨在了杜荷的身上。加上这些年,杜荷与长孙家的恩怨,让他对杜荷的愤恨,甚至超过了长孙家的任何一人。

“怎么所有好事都轮在了他的身上……”

这话说的无心,却让长孙无忌听的惭愧死了,他为了防止杜荷再立功绩,军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特地安排了一个饭局,暗示杜荷连连出战,几乎参与了贞观一朝所有的对外战事,得到了许许多多良将都得不到的机会待遇,不动声色的挽杀了杜荷征伐高句丽的可能。李世民在朝堂上点将,漏了杜荷,看着当时杜荷惊愕的表情,他还暗自得意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