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贤弟,你居然有如此多的存货?”
裴行俨兴奋的拉着郑言庆,“快快交出来,也好让我等过瘾。”
“这个,我尚在修改之中,待修改完毕,一定请几位兄长指正。”
言庆现在有些犹豫,因为此前杜如晦来信,说他书中有一些情节不太妥当。比如尊刘兴汉,比如逆篡皇位,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若一个不妥,恐会惹来祸事。
当时写的时候,言庆没有太在意。
可杜如晦这一提醒,倒是让言庆有些顾虑了。
所以他一直在犹豫着,应不应该把后面的文章放出去。不过这话题既然扯到了三国演义,言庆突然间有了一点想法。
“薛少,你与姚少在太学读书,见多识广,学识也比我们广博。
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还要请两位指点……但不知,两位觉得那太平道之乱,如何?”
太平道之乱,在后世更多是以‘黄巾起义’而代替。
这与意识形态有关,言庆自然不可能用这种词汇称呼。这些天来,毛旺夫妇正式成为弥勒弟子,毛小念也跟随他们一起加入其中。只是,毛旺夫妇还没有碰上布施符水,所以也不可能遇到毛小八。不过从毛小念打探来的消息看,这白衣弥勒,似已初具规模。据毛小念说,洛阳城里不泛达官贵人在里面,流民中的威望则更高。
言庆感到非常不安。
特别是这几日重读三国志,越发觉得,那黄巾起义和今日的白衣弥勒,何其相似。
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对于黄巾起义都没有特别多的文字记载。
但是却不可否认,黄巾起义对汉室造成的伤害,是何等巨大……如果没有黄巾之乱,汉室江山说不定还能延续一些时候。可以说,黄巾之乱,加速了汉室灭亡。
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太平道和白衣弥勒的相似之处。
都是从民间兴起,特别是流民众多的阶段;通过布施符水,宣扬神迹,在民间站稳脚跟,而后向上层社会进行渗透。如今隋炀帝杨广大兴土木,使得流民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