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琮忍不住低声咒骂。事情发生之后,郑善愿是第一个要求废去郑世安族老之位的人,也是他建议,没收郑世安名下田产,并要求把郑世安郑言庆祖孙,革除郑家。落井下石最狠的人,就是他。而今,事情出现了变化,这老东西一抹脸,立刻做出事不关己的超然姿态。
这一会儿还假惺惺的安慰,恐怕心里面,已经乐开了花……
郑元琮低声问:“宇文将军,皇上……有没有说其他的事情?”
“小将离开洛阳时,郑尚书已上书请辞了。”
“啊!”
郑元琮吃惊不小,张大嘴巴,久久说不出话来。
“是我们连累了善果啊……”
他叹了口气,又问道:“那郑言庆……”
“陛下下诏:郑言庆抗旨不尊,然则功勋卓着。所以功过相抵,命其幽居巩县,闭门思过。”
郑元琮苦笑一声,“没想到,这小子竟是如此烈性,拼着两败俱伤,也要出这口气。”
“谁都是从少年心性走过来,此事若换做我,恐怕也会如此。不过裴公在我离开洛阳之前,曾让我转告郑公一句话。”
郑元琮立刻抖擞精神,恭敬的说:“愿闻其详!”
能被宇文成都称之为‘裴公’者,放眼满朝文武,恐怕也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金紫光禄大夫,裴世矩。
宇文成都说:“裴公说:半缘君这么做,对郑家未必没有好处。他在高句丽所立功勋,过于显赫,未必是一件好事。郑醒,虽颇令人遗憾,然则有失有得,未必就是坏事。总之,请郑公三思。”
若说郑元琮对郑言庆没有怨念,那是假话。
可裴世矩托付宇文成都传过来的两个‘未必’,却引起了郑元琮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