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页

篡唐[校对版] 庚新 1061 字 2023-03-15

此人祖籍弘农,后随秋浦县令前往出镇秋浦,此后再未返回中原。刘元进起兵造反时,柴孝和时任秋浦县正,抵挡住刘元进多次进击,被吐万绪所看重,因功举荐,自秋浦调任荥阳。

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没有太大问题。

可是我托人往秋浦调查时,却发现了一个意外事故。原秋浦县令,也就是当时柴孝和的上官,死因颇有古怪。据说当时刘元进的兵马还没有抵达秋浦,秋浦县令就已有月余未曾出现。也就是说,那秋浦县令在刘元进还没有攻打秋浦的时候,可能已经死了……但在不搞讣告上,却说秋浦县令,死于刘元进兵犯秋浦时……我曾作出假设,若秋浦县令于月前已死,是怎么死的?这很值得怀疑。如果是被柴孝和所杀,那柴孝和,又为什么杀死县令呢?”

李言庆蓦地反应过来,“王公的意思是……”

“柴孝和与刘元进有勾结,故而柴孝和杀死了秋浦县令,掌控秋浦。

本来刘元进是要北上声援杨玄感,可不成想杨玄感兵败太快,刘元进兵至秋浦后,不得已仓皇而退。柴孝和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抛出了秋浦县令战死,而他接掌秋浦,抵御叛军的说法。

这样一解释,似乎也能解释通顺……不过目前而言,这只是一个假设,我并未找到任何证据。”

王頍一口气说完,最后却露出一丝苦笑。

“如今江淮大乱,叛军四起。秋浦作为宣城郡通往庐江必经之路,已变成一片废墟。昔日秋浦百姓,都流离家园。我之所以能知道这个情况,还是得了郑家的帮助……你也知道,郑家南来一支在宣城郡也有些根基。若非如此,只怕连这个消息也打听不到,实愧对府君。”

李言庆一开始不动声色,到最后,才露出一抹笑容。

“王公能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做出此等分析,已是难能可贵。

我之所以调查柴孝和,也出于偶然。说实话,能得王公如此判断,与我而言,足矣……

呵呵,至少我现在已经知道,柴孝和与我,是友是敌。”

这也算不得安慰,言庆也是实话实说。

从一开始的一点点怀疑,到现在得出这么大的一个推测。勿论这推测是对是错,都证明了李言庆一开始的怀疑,并非无的放矢。敌、友之分必须清楚。否则迟早,会吃一个大亏!

当年宇文家和弥勒教哈士奇的合作,让李言庆至今无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