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众人,也纷纷收拢兵马,只留下王通和崔善福两个人,负责清理战场。崔善福此前在洛阳为官,王世充归降后,崔善福就投靠了李世民,任王府詹事。一方面是因为他确有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崔善福出身豪门,而且是管城崔氏嫡支,李世民希望借由崔善福之手,敲开中原世胄门阀的大门。
王通和崔善福催马上前,距离言庆十数步之远停下。
“李郡王,您这又是何苦?”
崔善福苦笑道:“如此一来,秦王定会向长安奏报,弹劾于你,到时候……”
李言庆的目光略显几分柔和之色。
“崔大兄,邕王是我爹!”
只这一句话,足以堵住崔善福所有的话语。
天地君亲师,谁又能说李言庆为父报仇,做的错了?要怪,就只能怪李世民自己。明知道有李言庆这个关系,还要保尉迟恭……这明显就是要把李言庆推到对立面,未免得不偿失。
王通则神色复杂,凝视李言庆。
他千算万算,惟独没有算到李言庆会如此烈性。在明知功高震主的状况下,还敢如此嚣张跋扈。王通原本以为,李言庆归唐之后,会相对低调一些。毕竟长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理应韬光养晦才是……等事情平息一段时间后,再设法修补关系,把李言庆拉拢过来。
想必李言庆也是个聪明人,也能够分得出轻重。
按照王通的想法:利字当头,再大的仇恨也能化解……史书上这一类的事情,可是多如牛毛。
王通想的不错!
曹操能不计杀子之仇,而接受贾诩张绣,成就曹魏基业;刘玄德却因为兄弟之情,执意与孙吴反目,造成夷陵之败。
可他却疏忽了一件事,有些时候,有些人做有些事情,无需计较得失。
他幽居龙门山十载,闭门苦读,学识的确是大有长进。只是有些时候,不免还带着些书生气……套用句成语:纸上谈兵。
“下官王通,见过河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