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庆在门廊上坐下,十余头獒犬,散布于竹园四周。在经过了最初的焦虑之后,言庆渐渐冷静下来。
也许,李靖一直都是李世民手中暗藏的一张王牌吧。
言庆不怕对方有底牌,他害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对方有什么底牌。
“对了,可曾查出,李靖为何没有在洛阳之战中出现?”
按道理说,李靖身为秦王府三卫,同时又是玄甲天兵的首领。李世民在主持洛阳之战的时候,李靖不可能没有任何消息。若他出现在洛阳战场上,那么李言庆就一定能够提前知晓。
他没有在洛阳战场上出现,说明此人,并未随军前来。
长孙无忌立刻从身旁厚厚的一摞公函中,找到了相应的答案。
这些公函,全都是柴孝和搜集来的资料……
“去年你宣布易帜之后,为吸引李唐的注意力,协助王世充夺取荥阳,萧铣派水师溯江而上,企图攻取峡州(今湖北宜昌)、巴、蜀之地。峡州刺史许绍将其击溃,同时向长安求援。
当时秦王正在调集人马,赵王陈兵武威。
薛世雄、屈突通等人或出镇河东,或集结于朔州。于是秦王就在出征之前,向陛下举荐李靖,赴夔州(今四川奉节)就任。李靖于去年六月赴任,但路途并不顺利。途径金州(今陕西安康)时,遭遇邓世洛蛮军阻扰。当时主持平蛮之战的是庐江王李瑗,李靖遂留下协助。”
“慢着,也就是说,李靖在赴任时,与庐江王有关联?”
“这上面是这么说!”
言庆冷笑一声,“李靖好手段,不过举手之劳,就为秦王拉拢了一个内援啊!”
李瑗是宗室,身份地位颇高。
李孝基死后,李神通就继任了宗正寺卿的职务。而李瑗,则为少卿,在宗族中权力甚大。
李靖帮了李瑗这一把,也就等于是让李瑗欠了李世民一个人情。这人情一旦欠下,李瑗就等于和李世民站在了一处。李世民未用半分力气,却得了宗室一大内援,绝对是划算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