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排军作为都督府长史,既可以为李言庆出谋划策,也能够在政务上拾遗补缺,颇为合适。
武德七年初,房玄龄将长子房遗直送到交州,名义上是说要让房遗直在都督府中历练,实际上已旗帜鲜明的表明了立场,归附于李言庆的帐下。事实上,房玄龄归附李言庆,是早晚的事情。他身上有太多的李言庆痕迹,勿论是早年的那一首《石灰吟》,还是后来治理管城,和李言庆的联系,可算得上是没有断绝过。如今,他麾下辖六州之地,几为一方诸侯……就连李渊想要动他,都不得不谨慎小心,以免刺激到房乔。
再加上谢映登,苏定方环绕在洪州之畔,也使得房玄龄除了归附李言庆之外,别无选择。
试想,房玄龄这么大的势力和能力,谁敢用他?
也许除了李言庆之外,再没有旁人……
“王叔,您的意思是说,咱们可以回长安了吗?”
房遗直跟随在李言庆的身边,轻声询问。
“是啊,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返回长安了……”
海船在码头上停泊靠岸,一队素甲军士,呼啦啦出现在码头上,列开阵势,肃穆沉静。
李言庆带着鱼排军房遗直等人走下海船,和前来迎接自己的李端拱了拱手。
“王爷,洛阳密报。”
李端急匆匆走上前来,将一个封着火漆的信筒递给李言庆。
那信筒上,有一个独特的麒麟标志。上面涂抹银漆,足以表明这发信之人的身份。麒麟台自李言庆赴任岭南后,就彻底的沉了下去。甚至包括洛阳的河南王府中人,都不知道这么一个存在。银色麒麟火漆,是柴孝和独有的标志,同时也说明了这封书信的重要性。
李言庆接过信筒,并没有急于拆看。
“家里的情况怎样?”
“一切正常,高老大人曾派人来过一次,说是邀请王爷主持开荒祭奠……王爷当时正好出海,所以就有朵王妃出面主持……老大人还说,要王爷回来后速速前往,有要事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