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五十国大小不等,比如车师前部,被唤作居国,有点类似于希腊早期的城邦。
人口一共也就三四万人,就算是五抽一,卢植也可以在顷刻间消灭。
西域属国除了大宛乌孙、乌戈山离、大月氏这样的国家实力雄厚一些之外,其余的居国,实力算不得强横。当年班超凭借三十六骑就能平定鄯善,足以说明他们的战斗力并不算强大。这西域诸国,在汉室强盛时就俯首称臣,一旦汉室无暇顾及他们,立刻就摆脱汉室的控制,在这天山下自立为王,过的嘛,倒也逍遥自在。
卢植并不急于屯兵车师,而是不断的向宜禾都尉城中迁移在张掖的流民。
随着关东大乱,特别是豫州处于动荡中,无数难民在黄劭有组织的引导下,陆陆续续抵达张掖。这使得张掖三郡人口暴增,已经聚集了一百三十万流民,虽有六十万顷良田,显然已经不足以接纳这么多的人口,于是分批的向西域内陆转移。
宜禾都尉城接纳了八万人,蒲类移支两个居国,接纳了七八万人。
这几年,张掖大丰收,粮食并不短缺。卢植不急着扩张,而是迅速的在北天山脚下开垦良田,半年时间中共开肯出三十二万顷良田,而后迅速被四十万流民承包。
就土地的问题上,董俷并没有做出什么有益的建议。
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张掖六十万顷土地,还有这新开垦出来的三十二万顷土地,全部归董俷所有。弃置,可惜;但搞什么分田地之类的事情,显然不符合包括卢植在内,所有人的利益。而且,难保这流民中有好吃懒做的人,分发出去,却是浪费。
这时候,随卢植一同前来张掖的臧霸,却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
那就是承包出去,流民可以在田地里耕种,但是土地的所有权却是在董俷的手中。
按照每个人,或者每一户人家所耕种的土地,在丰收时交纳适当的粮食,作为使用田地的费用。如果不能按时交纳,那么对不起,不但无法在第二年得到土地,而且还会受到惩罚。或是被押送至龙勒去做苦工,或者就是被送至军营中戍边。
这种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流民的积极性。
土地的使用费并不算太高,好好干上一段时间,说不定就能积蓄一些财产。
也许连臧霸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建议,却实际上是迈出了一大步。
不过,这种制度在年初才正式开始实施,效果如何……呵呵,拭目以待吧。
卢植在宜禾都尉城干的很开心,同时加快了对车师前国领地的吞并。按照他的计算,至明年初的时候,说不定就可以屯兵在车师前国的王城,交河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