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早了,我还要早些回去。三千套《六经注疏》之事,就交给德衡你了。”
说着,董俷迈步向外走。走了两步之后,他突然问身边的姜冏,“姜冏,听说前两天是你儿子的周岁,你却因为忙于公事,而未能举办。等忙过了这阵子,我当亲设酒宴,一方面是为你庆功,另一方面也算是为令公子补那周岁。呵呵,小孩子可不能忽视,会有心理阴影啊。”
姜冏不知道,什么叫做心理阴影。
但是以董俷如今的身份地位,却能如此记住臣下的琐事,令他感动万分。
董俷走到了门口,随口问道:“对了,你那小子可起好了名?”
姜冏挠着头笑了,“劳千岁挂念,下官倒是给他起了一个名。下官以为,万事皆需法度,所以就给他起名做‘维’。”
“嗯,姜维,不错嘛……”
话出口的一刹那,董俷的脚步突然一乱,险些打了个趔趄,“姜维?你居然是那姜维的老子?”
姜冏诧异的看着董俷,一脸的迷茫。他不明白这‘姜维’又触董千岁的那般霉头?
第四五七章 乱局(一)
两大钱一册书,的确是贱卖到了极点!
鹿门阁就建在正对着未央宫大门的泰平坊中,楼高三层,雕梁画栋,带有极为古朴的先秦气息。
这鹿门阁的主人,正是来自襄阳鹿门山的鹿门居士庞德公。
楼阁一二层,摆放了一摞摞的印刷出来的《六经注疏》。这六经注疏,是六经博士郑玄临终前最后一次经筵讲学后,聚集各方士子整理出来的一套文典。据说除参与修订的十数人各得一套之外,只有曹操、董俷刘表三人,得到了赠送。
曹操是青州之主,又兼博学,在文坛中有贤名。
刘表是在汉灵帝时期就名扬天下的名士,所以也得到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