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貌似效果也挺好的。
吕恒在这里自己偷偷乐着,而那坐在斜对面的马清源,看到那书生时不时的抬起头来,看一眼自己,然后愕然的呆住片刻,最后转过头去,抿上一口差,悠然乐着自言自语。
马清源眼角一抽,脸色越加的阴沉了。握在手里的茶盏,因为太过用力。而嘎嘣嘎嘣的响着,不堪重负的样子。
他,竟然敢轻视我?
马清源深吸一口气,阴沉地盯着那书生。心中自然把吕恒错愕的目光,当作了轻视。一时间,这位曾经辉煌大周诗坛的才子,被这莫名的轻视,搞得胸中气血翻腾,难以控制。
就在马清源心里纠结不已,难以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台上的孔康莲率先发声了。
他放下握在手里许久的茶盏,伸出了双手击节,看着吕恒赞道:“江宁第一才子,果然名不虚传啊!哈哈!”
东方先生笑着点头,捋着胡子吟诵了一句那最后的千里共婵娟后,甚为佩服的赞道:“一曲水调歌头,呵,公子足可称之为一代诗词宗师!东方佩服!”
学子们在听到这两位当世大儒,如此称赞那吕恒后。倒也不是太过惊讶,毕竟,他们读书读久了,自然也懂的如何品鉴诗词。
那一曲水调歌头,正如东方先生所言,吕恒,吕永正,足可称之为当世诗词宗师。
所以,听到这样的称赞,才子们心里或许有些不舒服。但仍然是对那吕恒,表露出了足够的尊敬。
而且,从两位大儒的话语中,学子们也得知道,这个相貌堂堂,略显瘦弱的书生,竟然就是前段时间,以一首锦瑟,还有那江北亭怀古的诗词,名扬东京的江宁第一才子。
在看到传说中的偶像,就这么坐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学子们眼里的狂热之色,更是毫不掩饰了。
一时间,学子们议论最多的就是诸如,那锦瑟就是出自此人之手,不光是锦瑟,就是那豪放大气的赤壁怀古都听说是他写得呢。
学子们如是议论着,看着吕恒的目光,更加的热切。
有很多人,已经冲了过去,像一群小报记者一样,询问吕恒写那锦瑟时的感想,为何会写出这么一首朦胧却又华丽的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