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页

想到以往左良玉对自己还算尊敬,他屡犯军纪,纵部行凶,虽然被弹劾了许多次,却都被东林一派使力保了下来,史可法稍稍放下心来。

唯一的变数,就是南海伯俞国振了,前段时间里听闻他在山东赈济灾民,可是后来却又听闻他离开了,只留下了兵——现在他人究竟到了哪儿,他究竟是什么打算?

史可法在想着俞国振的时候,俞国振刚又回到了青岛口。

不过这一次他不是专门来的,而是顺路到青岛口看看灾民的转移安置状况。从李闯掘开黄河北堤到现在,已经足足过去了两个多月近三个月的时间,接收的灾民总数,竟然达到了两百万之巨!其中已经有十二万人,被送到了耽罗,并且随着南方调来的海船增加,这个运力还在继续扩大中,并且准备直接运到基隆港去,而不再在耽罗绕一圈。

因此俞国振在下一步,他就要南下去基隆,再视察一番王传胪的准备工作。

查看了灾民的生活区之后,俞国振又问了几句,却听得外围有人尖声叫他的名字,他循声望去,便看到了红娘子的身影。

和当初分开时比,现在的红娘子,脸色憔悴,原本丰润的面上,瘦了几乎一圈。

“你怎么又回来了?”俞国振有些惊讶。

“我错了,你是对的。”红娘子挤到了俞国振面前,她长吸了口气:“这些时日,我在这里帮忙——我知道你消息最灵通,李岩公子如今如何了,他还好么?”

“怕是不太好,我方才得到的消息,建虏乘着京师内乱之机南侵,李闯正调集诸军兵发山海关,准备与建虏决战,李岩部在天津卫,已经北上了。”

这个消息让红娘子吃了一惊:“建虏南下了?关宁军呢,他们不是挡着建虏么?”

“这么好的机会建虏如何会错过。”俞国振道:“关宁军?如今关宁军是无主之部,他们如何会出死力,建虏正全力收买呢。”

关宁军并没有立刻投靠建虏或者李自成,现在关宁军还处在带价而沽的阶段。一方面,关宁军如今最高的指挥官便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崇祯当初为了让他回援军师,已经封他为平西伯,爵位与俞国振相当。但是吴三桂此是已经另有打算,先是放弃山海关外明军仅存的两个据点收拢兵力,仅这一过程就花费了他大半个月的时间,等他真正回军之后不久,京师便已沦陷,他立刻又赶回山海关。

对他来说,李自成派来的使者和多尔衮派来的使者都是一样,他都恭敬不得罪,然后都哭穷叫苦要钱要粮。李自成在京师中搜刮了千万两白银和更多的财物,而吴三桂一开口便是要百万两劳军,这让李自成极是不快,双方的谈判便很不顺利。而多尔衮除了答应如三顺王旧例一般封吴三桂王,还做出了一个许诺,令吴三桂如石敬塘,割据京畿北直隶之地为君!为了增加对吴三桂的压力,多尔衮还调集大军,进驻锦州,准备南下。

吴三桂并没有隐瞒这个消息,而是立刻派人向李自成告急,李自成当然大怒,他才登基当了大顺皇帝,便有人来捋虎须,若是来的是俞国振,他心中还有几分忌惮,但建虏……李自成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所以,李自成督师二十万,除了他的义军十万,还有搜罗来的原大明官兵近十万,号称八十万,挥师北上,这也是向吴三桂施加压力,让他早日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