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年多前俞国振在泰山之上,下令为神仙解放小脚以来,新襄控制下的各种舆论工具,几乎是运足气力进行宣扬,批判各种习俗传统中的劣处。女子裹小脚在这宣扬之下,几乎成了过街老鼠,除去最顽固不化之人,现在都不再要自己的女儿裹脚了。
“健康的母亲,才能生出健康的国民,唯有心理扭曲的失心疯,才会将扭曲的小脚视为美丽。”
俞国振借着给神仙放小脚,掀起的这场移风易俗的大动作,让史可法觉得一种巨大的霸气——便是神仙,俞国振也要管一管。
就是史可法,也对俞国振这种霸气暗暗生佩。
除此之外,给史可法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便是俞国振倡导的四民平等之议。俞国振甚至直接翻出孔子“有教无类”之语,将以引申,用于证明《孔子家语》中孔子反对“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之本意,提出世人只有分工之高低,却无人格之贵贱,故此非正式场合,不得行跪拜礼,而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应以相互尊重为先。
比如说,方才那进来通知史可法的船员,称他便是“史先生”,而不是像金陵诸人一样称他为“史阁部”。
下了船,史可法看着新襄城,禁不住苦笑。
他真不愿意走这一趟,可是这几年里,东林在金陵小朝廷里的地位摇摇欲坠,钱谦益、吕大器先后都被赶出了朝堂,他成了硕果仅存的一位——这也是东林自己造成的,当初放出左良玉试图废立,结果俞国振一纸文章便时局逆转。
这个苦差使于是就被安到了他的头上,或许马士英、阮大铖等现在心里还在暗暗欢喜,巴不得俞国振记恨两人间过去的矛盾,直接将他杀了。
“俞济民倒不会行此事,马、阮终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呸呸,俞国振篡改圣人言语,行不臣之事,什么时候是君子了!”
就在这时,他听得有人召唤:“道邻先生,史道邻!”
史可法循声望去,看到了方以智、孙临等人在向他招手。
方以智自从到了新襄之后,史可法就没有听过他的什么事情,而孙临则更是销声匿迹许多时间。见到这二人,史可法心中有些欢喜,快步迎了上去:“二位贤弟在这里!”
他原本以为会是陈子龙来接他,却不曾想来的是这两人。
“道邻先生,俞济民遣我们来迎接。”方以智先谈了公事,然后感慨地道:“一晃都有五六年未见了,道邻兄老了,瘦了!”
“国势如此,能不老能不瘦么,倒是二位……英姿焕发,容光不仅当年啊。”